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陶潜五柳

陶潜五柳

同“陶潜柳”。明郑若庸《玉玦记.侵南》:“我爱煞那陶潜五柳疏疏。柳下东篱,多少黄菊,直待要迷却诗魔,勾将酒债,掷了兵符。”


【典源】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南史·隐逸传》亦载,后有“其自序如此。盖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晋书·隐逸传》、《宋书·隐逸传》亦载。

【今译】 晋代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 他怀抱高尚,隐居田园,曾写《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说:“先生不知何处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因为住宅边有五株柳树,就以此为号了。性格沉静少言,不羡慕荣华富贵。好读书,而不钻牛角尖; 每当有些心得,就快活得忘了吃饭。性爱饮酒,由于家贫不能常得到,亲友往往摆酒请他,一饮就要酣醉方休,然后告辞。居室简陋,不蔽风日; 衣裳粗劣,吃食缺少; 也能安然处之。常写作诗文自娱,表达自己的志向,对世上得失不以为意,这样渡过一生。”

【释义】 后以此典指隐士,或隐士的住所; 有时也用以咏柳。

【典形】 高士柳、柳飞彭泽雪、门柳、陶令柳、陶令株、陶潜柳、陶宅五株、五柳、五柳陶、五柳先生、五株柳、先生柳、渊明柳、元亮柳、种柳、陶氏门前柳、柳暗陶公门、筑室种柳、门前五柳、陶家柳、五杨柳。

【示例】

〔高士柳〕 清·王摅《赠张带三考功》:“老去风怀高士柳,乱余心事故侯瓜。”

〔柳飞彭泽雪〕 唐·李商隐《永乐县所居》:“柳飞彭泽雪,桃散武陵霞。”

〔门柳〕 宋·王安石《即事》:“门柳故人元亮宅,井桐前日总持家。”

〔陶令柳〕 清·程先贞《哭卢南村先生》:“寂寞风摧陶令柳,凄凉雨打邵侯瓜。”

〔陶令株〕 宋·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

〔陶潜柳〕唐·罗隐《县斋秋晚酬友人》:“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

〔陶宅五株〕 唐·李端《折杨柳》:“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平。”

〔五柳陶〕宋·黄庭坚《次韵时进叔》:“时邀五柳陶,共过三径诩。”

〔五柳先生〕 清·郑燮《述诗》之一:“八斗才华曹子建,还让老瞒苍劲,更五柳先生澹永。”

〔五株柳〕 唐·李白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先生柳〕 唐·王维《老将行》:“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渊明柳〕 宋·汪元量《酬隐者刘桃冈》:“拟折渊明柳,重寻梦得桃。”

〔元亮柳〕 清·丘逢甲 《村居书感》之一:“入传且栽元亮柳,行歌肯负买臣薪。”

〔种柳〕 宋·辛弃疾《满江红·寿赵茂嘉郎中》:“种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满维摩室。”


猜你喜欢

  • 弥天似道安

    源见“弥天对”。谓志向高远。清金农《送性原上座还青浦》诗:“成佛莫教灵运后,弥天得似道安无?”

  • 一经之训

    指留给子孙财宝,不如传以一经。《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籝(

  • 鸿鹄心

    源见“鸿鹄将至”。指用心不专一。明张居正《恭励圣学》诗:“一暴而十寒,细行终为累。戒彼鸿鹄心,专精道乃至。”【词语鸿鹄心】   汉语大词典:鸿鹄心

  • 察察为明

    《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 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旧唐书.张蕴古传》:“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后因以“察察为明”谓在细枝

  • 广陵客

    源见“广陵散”。用称技艺高妙的琴师。唐李颀《琴歌》:“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 消魂

    见“销魂”条。【词语消魂】   汉语大词典:消魂

  • 会文

    《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后以“会文”指文人相聚谈艺。唐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诗:“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词语会文】   汉语大词典:会文

  • 畏牺

    《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郭象注:“乐生者畏牺而辞聘。”畏牺,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牛,比喻畏惧仕途险恶

  • 返驾王尊

    源见“王尊叱驭”。指遇险而止的人。唐罗邺《春过白遥岭》诗:“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

  • 祸生有胎

    见〔福生有基,祸生有胎〕。【词语祸生有胎】  成语:祸生有胎汉语大词典:祸生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