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闭门思过

闭门思过

谓自觉反省自己的过失。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百花仙子〕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闭门思过,敬听天命。” ●《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 ‘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咎在冯翊,当先退。’ 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 汉韩延寿尚教化,好礼义,为左冯翊太守时,民有兄弟因田产争讼。延寿认为自己施行教化不够,引咎自责,闭门思过。


连动 关着门自我反省过错。《汉书·韩延寿传》:“入卧传舍,闭思过。”柳建伟《逝水而去》:“我把处长送出去,开始~。”△多用于自我批评方面。也作“闭门思愆”。


解释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出处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韩延寿是西汉宣帝时期著名的士大夫,官至左冯翊(官名,是保卫首都长安的三辅之一,其余两个为京兆尹、右扶风)。他任职时以道义、教化为主,深受百姓的爱戴。

韩延寿担任左冯翊一年多后,不肯出去视察所辖的各县。他的副手多次报告说:“您应该巡行郡中,观览民俗,考察官吏们的政绩。”韩延寿却说:“各县都有贤明的长官,我去视察各县不过是徒增烦扰罢了。”副手们仍然力劝,认为正值春季,可以出去巡查一次以劝勉农桑。韩延寿不得已,出去巡查。到了高陵县,百姓中有一对亲兄弟为了争田地而诉讼,各自向韩延寿诉说、争辩。韩延寿非常悲伤,说:“我有幸得到了这个职位,来做一郡的表率,但自己不能宣明教化,致使百姓中骨肉之间相互诉讼,既伤害风俗教化,又使贤明的各级官吏蒙受羞辱,过错在我,应当引咎辞职。”

整整一天,韩延寿都称病不理公事,回去躺在驿站中,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全县之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官吏们都自己把自己绑起来等待惩处。于是这两个兄弟的宗亲相互责备,这两个兄弟也非常后悔,都自己剃掉了头发,袒露出上身前来谢罪,愿意把田地让给对方。韩延寿非常高兴,请这两人进去酒食招待,并勉励他们,以此表彰规劝善于悔过从善的百姓。从此以后,韩延寿所管辖的郡内百姓们无不相互勉励,不敢违法,大家和睦相处,关系融洽。

例句

有了错误,与其只是闭门思过,不如去听听群众的意见,更容易找到错误的根源。


【词语闭门思过】  成语:闭门思过汉语词典:闭门思过

猜你喜欢

  • 麟管

    同“麟父笔”。清 黄鷟来《赠陈省斋》诗之六:“否臧握麟管,文献赖斯存。”【词语麟管】   汉语大词典:麟管

  • 月额雨

    农历每月初一或月初的雨,旧说是干旱的征兆。南朝梁萧绎《金楼子.自序篇》:“余初至荆州,卜雨,时孟秋之月,阳亢日久,月旦虽雨,俄而便晴,有人云,谚曰:‘雨月额,千里赤’,盖旱之征也。”晋代宗懔《荆楚岁时

  • 栀蜡

    同“栀貌蜡言”。明李东阳《奉诏育材赋》:“纵坚白之嵬谈,衒栀蜡之末饰。”【词语栀蜡】   汉语大词典:栀蜡

  • 赤汗

    源见“赤汗赭沫”。指赤汗马所流赤色汗水。唐杜甫《玉腕骝》诗:“骖骝飘赤汗,跼蹐顾长楸。”【词语赤汗】   汉语大词典:赤汗

  • 金兰契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气味。此言交友互相投合之意。后用作友情契合之典,又引申为结拜兄弟之词。《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南朝梁.刘峻《

  • 江夏枕

    源见“温席扇枕”。谓孝养父母。宋苏轼《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可作枕以遗子明》诗:“愿子聚为江夏枕,不劳挥扇自宁亲。”

  • 玩岁愒日

    同“玩愒”。宋李纲《与宰相论捍贼札子》:“玩岁愒日于闲暇无事之时,遑遽震恐于仓卒扰攘之际。”并列 玩岁,虚度岁月。愒,贪。愒日,贪图每日的安逸。语本《左传·昭公元年》:“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愒日,

  • 井蛙醯鸡

    《云笈七签》卷七十:“今既闻命,实饱于玄风,醉其真义也。吾向来井蛙醯鸡哉。”醯鸡:一种小虫名,常用以形容细小。“井蛙醯鸡”比喻见识浅薄。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序》:“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术

  • 阮生集

    源见“竹林七贤”。阮籍与侄阮咸同参与七贤集会,后因以“阮生集”借指叔侄与友人欢聚。唐刘长卿《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诗:“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词语阮生集】   汉语大词典:阮生集

  • 素琴无弦,葛巾漉酒

    晋代陶潜故事。《宋书.陶潜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热,取头上葛巾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