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钟仪冠

钟仪冠

同“钟仪冠带”。康有为《强学会序》:“伊川之发,骈阗于万方;钟仪之冠,萧条于千里。”


猜你喜欢

  • 眉间点黄

    同“眉间黄色”。宋郭应祥《柳梢青.送别陈廉州于一片潇湘》词:“且须缓举离觞,细看取、眉间点黄。未到还珠,已闻赐玺,归近清光。”

  • 报恩珠

    唐.欧阳询辑《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引《三秦记》:“昆明池(据说是汉武帝时为教习楼船所开凿),昔有人钓鱼,纶绝而去。(鱼)遂通梦于(汉)武帝,求去钩。帝明日戏于池,见大鱼衔索。帝曰:‘岂梦所见耶!’取而放

  • 二妃佩

    源见“汉皋解佩”。喻传情之物。清李符《满江红.为周雪客题画册》词:“望二妃佩杳,瑟冷空坛。”

  • 宁子如愚

    同“宁子佯愚”。《后汉书.刘祐传》:“吾子怀蘧氏之可卷,体宁子之如愚,微妙玄通,沖而不盈。”

  • 忠贯白日

    《宣和书谱.正书.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贯:通。“忠贯白日”指忠诚之心可以上通白日。后因以“忠贯白日”作为比喻无限忠诚之典故。《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

  • 沟中之纳

    源见“沟中断”。指被弃置之人或物。宋张孝祥《代揔得居士上相府》:“稍援沟中之纳,俾留爨下之焦。”

  • 子高琼姬

    宋.苏东坡《芙蓉城.序》:“世传王迥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极其情而归之正,亦变风止乎礼义之意也。”宋代赵彦衡《云麓漫钞》:“王迥,字子高,族弟子立,

  • 倚望

    同“倚门倚闾”。唐岑参《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诗:“汝南遥倚望,蚤去及春盘。”【词语倚望】   汉语大词典:倚望

  • 麒麟子

    同“麒麟儿”。宋范成大《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之一:“传业麒麟子,承家鸿雁行。”【词语麒麟子】   汉语大词典:麒麟子

  • 宋子悲

    同“宋玉悲秋”。明高启《秋怀》诗之十:“宋子悲已多,潘生叹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