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

旧题汉.班固撰《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汉武帝幼时,姑母长公主将他抱置膝上,逗问他要不要娶媳妇,答言欲得。姑母指着身边许多侍女,叫他选择,他都不要。当又指自己的女儿阿娇问时,他说是若得阿娇为妇,就作一个金屋把她藏起来。后因以“金屋藏娇”指娶妻纳妾,或有外宠;又引伸指惜花护花,贮以屋室。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七出《逢舟》:“〔琐寒窗〕匆忙扮作新人,夺藏娇,金屋身,一身宠爱,尽压钗裙。”

鲁迅《惜花四律》诗之二:“剧怜常逐柳絮飘,金屋何时贮阿娇。”


见“金屋贮娇”。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慧妃指着满屋的牡丹道:想不到,你~啊!”


【典源】 旧题汉·班固 《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长)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今译】 汉武帝刘彻(即位前封胶东王) 几岁时,其姑母长公主将他抱在膝上,问他:“儿想娶媳妇吗?”然后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刘彻都说不要。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问:“阿娇好吗?”刘彻笑着回答:“好。如果能得阿娇作媳妇,我当作金屋给她住。”长公主十分喜悦,即向刘彻的父亲景帝苦苦要求,于是二人成婚。阿娇后立为陈皇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宠爱妻妾,或形容受宠爱的妻妾; 也以“金屋”等指后妃、妻妾的居处。

【典形】 阿娇、藏娇屋、陈后黄金屋、陈娇金屋、汉妃金屋、汉娇、黄金屋、金屋、金屋藏娇、金屋宠、金屋人、金屋贮娇、阿娇金屋、阿娇深贮、安排金屋、贮金屋、金屋妆成、贮阿娇、黄金堪作屋。

【示例】

〔阿娇〕 唐·李白《妾薄命》:“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藏娇屋〕 清·赵翼《蒋莹溪别驾馆爱妾》:“冶游喜有藏娇屋,侨寓兼为避债台。”

〔陈后黄金屋〕 唐·李白《怨情》:“请看陈后黄金屋,寂寂珠帘生网丝。”

〔陈娇金屋〕 清·文廷式 《贺新郎》:“须不羡陈娇金屋,一霎长门辞翠辇,怨君王已失苕华玉。”

〔汉妃金屋〕 唐·罗隐《燕》:“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

〔汉娇〕 宋·张炎《庆春宫·金粟洞天》:“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

〔黄金屋〕 唐·白居易《续古诗》之五:“岁暮望汉宫,谁在黄金屋?”

〔金屋藏娇〕 明·金堡《风流子》:“素馨田畔路。当年梦,应有金屋藏娇。”

〔金屋宠〕 南朝梁·刘潜《闺怨》:“本无金屋宠,长作玉阶悲。”

〔金屋人〕 宋·刘筠《与客启明》:“故山夜鹤空多怨,金屋人争诵子虚。”

〔金屋贮娇〕 南朝梁·费昶《长门怨》:“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


【词语金屋藏娇】  成语:金屋藏娇汉语词典:金屋藏娇

猜你喜欢

  • 马惜障泥

    《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又《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

  • 负公鼎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谓任宰相之职。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二四:“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词语负公鼎】   汉语大词典:负公鼎

  • 雌声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初,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有以其比王敦者,意甚不平。及是征还,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访之,乃琨妓女也。一见温,便潸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公甚似刘司空。’温大悦

  • 卜式羊肥

    《汉书.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初式不愿为郎,上(汉武帝)曰:‘吾有羊在上林中(上林,即指上林苑),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蹻而牧羊。岁余,羊肥息(息,繁衍)。上过其羊所,善

  • 浮桴

    源见“乘桴浮海”。指乘舟远去。宋叶適《高永川墓志铭》:“浮桴百艰,终也望洋。”【词语浮桴】   汉语大词典:浮桴

  • 姓丁鹤

    同“姓丁仙鹤”。唐赵嘏《送王龟拾遗谢官后归浐水山居》诗:“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 莫待无花空折枝

    不要等到花谢时才去摘花,那就只剩空枝了。 比喻人当及时行乐,不要失去良机。语出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时

  • 黄犬书

    源见“黄耳传书”。借指家书。宋陈亮《青玉案》词:“黄犬书来何日许?辋川轻舸,杜陵尊酒,半夜灯前雨。”【词语黄犬书】  成语:黄犬书

  • 玉杯

    《汉书.董仲舒传》:“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颜师古注:“皆其所著书名也。”后因以“玉杯”泛称重要的著作。北周庾信《小园赋》:“琴号珠柱,书

  • 刘伶贤妻

    同“刘伶妇”。宋辛弃疾《定风波.大醉自诸葛亭归窗间有题字戒饮者醉中戏作》词:“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