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醉吐相茵

醉吐相茵

相茵:丞相乘坐的车上铺的垫子。西汉丞相丙吉(?-前55年)字少卿,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丙吉对待下属官吏宽宏仁爱,掩过扬善。丙吉的随员驾车吏嗜好喝酒,常擅离职守去贪杯。有一次他随丞相丙吉外出,饮醉后在丙吉的车上呕吐。主管官员向丙吉禀报,准备把此人驱逐走,另换别的车佚。丙吉说:“只因为醉酒的过失就赶走他,使他在社会上无法容身。不过是把丞相车垫弄脏了这样的小过错,你宽容一下就算了。”于是,此人就没被辞去,后来还立了军功。后以此典写醉后的过失,或为咏宽宏大量,不计人过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74《丙吉传》3146页:“(丞相丙吉)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

【例句】: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普屯威神道碑》:“允袭峻德,钦明审谕;不吝车茵,谁言温树。” 唐·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唐·羊士谔《腊夜对酒》:“传觞称厚德,不问吐车茵。” 唐·白居易《和刘汝州酬侍中长句》:“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 唐·元稹《送复梦赴韦令幕》:“西曹旧事多持法,慎莫吐他丞相茵。” 唐·段成式《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宋·苏轼《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上有虎竟成疑。” 宋·张耒《戒醉》:“醉吐相茵君勿恃,丙公遗事久寥寥。” 宋·洪适《点绛唇·别帅宪》:“天末相逢,醉中不讶车茵污。” 宋·韩元吉《满江红》:“丞相车茵端未惜,孟公好客聊无客。” 宋·陆游《舟过玉津》:“莫倚诸公容此老,西曹那许吐车茵。” 清·宋琬《金太傅斋中赏牡丹》:“欲扫东门依幸舍,醉归恐污相君车。” 清·唐孙华《哭座主宛平王文靖公》:“闲有亲朋偕赌墅,醉从狂客吐车茵。” 清·袁枚《归舟回泊锡山喜晤拙修少宰别后却寄四十韵》:“再踏天街雪,重污相车茵。” 清·赵翼《秋帆制府挽诗》之4:“虚烦为我高悬榻,不及从公醉吐茵。”


【词语醉吐相茵】  成语:醉吐相茵汉语词典:醉吐相茵

猜你喜欢

  • 花下铃索

    源见“护花铃”。指护花铃声。清严元照《兰陵王》词:“红窗谁与慰寂寞?听花下铃索。”

  • 舞倾市

    同“吴市倾”。唐李白《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凝玩益古,俯察愈妍;舞疑倾市,听似闻弦。”

  • 诲淫诲盗

    亦作“诲盗诲淫”。原指咎由自取。背负财物的人,身份低贱,乘坐车辆,与身份不相称,就会招来强盗的抢劫了。粗心大意,不保管好财物,等于教唆偷盗。一个女人,打扮的过于妖艳,是教唆淫乱。后世用以泛指引诱人犯盗

  • 饥餐渴饮,夜住晓行

    饿了进食,渴了饮水,夜晚投宿,天明上路。 旧小说中熟语。形容旅客长途劳碌奔波情景。语出《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林积)母病愈,不免再往学中。在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无路登舟。”《水浒全传》二回

  • 石路五丁开

    源见“五丁开道”。咏力士改造山川的壮举。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 餐霞漱瀣

    《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凌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暮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阳者,

  • 侍中口臭

    《艺文类聚》卷十七引应劭《汉官仪》曰:“侍中刁存,年老口臭。帝赐鸡舌香,令含之。”事又见《太平御览》卷三六七引汉应劭《汉官仪》。鸡舌香,因其似丁子(蝌蚪),故名丁子香,即今所谓丁香。汉三省故事,郎官日

  • 民不畏死

    见“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李劼人《大波》:“他向老五端锦笑说:‘除非真正讲革命,讲排满的乱党分子,才可以说~,但这类人,全中国能有好多?’”【词语民不畏死】  成语:民不畏死汉语大词典:民不畏死

  • 陟明

    《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岁,则能否幽明有别。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后以“陟明”指进用贤能。唐白居易《王众仲可衡州刺史制》:“衡 湘之间,蛮越杂处。

  • 貌瘠天下肥

    《新唐书.韩休传》:“(帝)尝引鑑,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唐韩休为人峭劲刚直,对于时政得失言无不尽。玄宗小有过差,常问左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