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逆鳞

逆鳞

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柔狎即驯熟的意思;柔,《史记》作扰,驯;狎,习)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同撄,逆触)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几,表示数量少,指能做到谏说君王而不触犯的人是很少的。一说,几,近,谓近于善谏,较牵强)。”

古人以龙为人君的象征,韩非以龙之逆鳞不可撄为喻,说明要劝谏君主而不忤其意犯其威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触逆鳞也就是非常危险的事。故后以忤逆皇帝之旨,触犯人主之威,叫做“婴逆鳞”。

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出而从仕,有狂狷婴鳞之愚。”

陈徐陵《徐孝穆全集》卷二“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情礼(或作理)之诉,将同逆鳞;忠孝之言,皆应齚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魏其必内愧,杜门齚舌自杀。”又《英雄记》:曹操自齚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典源】《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今译】 龙这种动物,可以通过驯熟接近来骑它,但它的喉下有逆鳞一尺长,如果人触犯逆鳞它就会杀人。君主也有逆鳞,游说之士如果能不触犯君主的逆鳞就可以成功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触犯君主而致其发怒。

【典形】 触龙鳞、犯鳞、犯龙鳞、鳞批、逆鳞、批鳞。

【示例】

〔触龙鳞〕 唐·白居易《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仰头惊凤阙,下口触龙鳞。”

〔犯鳞〕 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施次大梁》:“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犯龙鳞〕 唐·李白 《猛虎行》:“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鳞批〕 清·杨潮观《魏征破笏再朝天》:“良言偏逆耳,老成人去,谁与鳞批。”

〔逆鳞〕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

〔批鳞〕 清·邵长蘅《题冀渭公所藏梅花诗卷》:“溅血九原仍化碧,批鳞一疏独流丹。”


【词语逆鳞】   汉语词典:逆鳞

猜你喜欢

  • 西施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西施或称先施,别名夷光,亦称西子。姓施,春秋末年越国 苎罗(今浙江 诸暨南)人。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吴王夫差。吴王甚为宠爱,为之造馆娃宫,与之朝夕游乐,荒废国事

  • 分椹

    《东观汉记》卷十六“蔡顺”:“蔡顺字君仲,汝南人,至孝。王莽乱,人相食,顺取桑椹,赤黑异器。贼问所以,云:‘黑与母,赤自食。’贼异之,遗盐二斗,受而不食。”此事又载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周磐传》附

  • 苏子节

    同“苏武节”。元耶律楚材《和人韵》:“毛落难寻苏子节,囊空犹有老莱衣。”清无名氏《指南梦》四出:“死生苏子节,贵贱翟公门。”【词语苏子节】   汉语大词典:苏子节

  • 寻戴

    源见“访戴”。谓乘兴访故友。前蜀韦庄《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诗:“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词语寻戴】   汉语大词典:寻戴

  • 甘陵部

    《后汉书.党锢传序》:“初,桓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即帝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由

  • 合浦夜光

    同“合浦珠”。唐李峤《珠》诗:“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回。”

  • 天边地角

    见“天涯地角”。古华《芙蓉镇》:“不管千里万里,~,一个电话或一封电报就可以把你押送回来。”

  • 朱陈嫁娶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后因以“朱陈嫁娶”为互结婚姻之好的典故。宋苏轼《陈季

  • 惧波投水

    《艺文类聚》卷七一引《淮南子》:“楚人有乘船而遇大风者,波至而恐,自投于水。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死而反忘生也。”这个故事里的楚人,因为惧怕风波,反而投水丧生。古籍中,“惧波投水”的记述虽绝无仅有,

  • 芳草池塘

    源见“梦惠连”。泛指诗文佳作、神来之笔。宋 陈三聘《梦玉人引》词:“芳草池塘,春梦暗惊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