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进退维谷

进退维谷

犹言处境艰难。清许葭村《与致仕太仆祝》: “视彼逐市朝、进退维谷者,相去奚啻霄壤! ”●《诗·大雅·桑柔》: “朋友已谮,不胥以穀。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谮: 不信。胥: 相。榖: 善。相传周厉王好利,大臣芮良夫劝谏不听,便作《桑柔》诗,以讽厉王暴虐,小人得势,贤人被逐而陷入深谷之中。


主谓 进退都处于困难之中。比喻处境窘迫困难。语出《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高阳《粉墨春秋》:“整天空袭警报不断……到香港的人,如果当地没有亲友可以投靠,便陷入了~的窘境。”△一般表示用于陷入窘境,无所依靠。→进退两难 左右为难 ↔畅行无阻左右逢源 进退自如。也作“进退唯谷”、“进退惟谷”。


进退都陷于困难境地谓之 “进退维谷”。

“维”,语助词。“谷”呢? 有困境之义吗?

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谓之 “谷”,此处自然行走不便,因以比喻困境。所以 “进退维谷”,讲的就是进退都陷于困境。

此语出自 《诗·大雅·桑柔》: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传:“谷,穷也。”穷、困义通。笺: “前无明君……故穷也。”疏引王肃云: “进不遇明君,退不遇良臣,维以穷。”

清·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以 “谷”为 “榖”之借字,释为“善”,意指进退两难善全。意虽同,然以 “谷”通 “榖”则非。因“人亦有言,进退维谷”前两句即是 “朋友已谮 ( 不信任) ,不胥以榖 ( 不相与善) ”。诗文不可能前句用本字,后句用借字,故马说未允。


【词语进退维谷】  成语:进退维谷汉语词典:进退维谷

猜你喜欢

  • 九万抟扶

    源见“鲲鹏展翅”。喻胸怀壮志,奋发有为,建立伟业。唐袁皓《及第后作》诗:“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 偃武兴文

    谓停止武备,修明文教。《汉书·循吏传·黄霸》: “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参见:○归马放牛见“偃武修文”。《汉书·循吏传·黄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也。”【词语偃武兴

  • 范丹投钱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四二五引谢承《后汉书》(《御览》作谢为,误):“范丹姊病,往看之。姊设食;丹以姊婿不德,出门留二百钱,姊使人追索还之,丹不得已受之。闻里中刍藁(割草的意思)僮仆更相怒曰:‘

  • 试周郎

    源见“周郎顾”。谓请知音者评试。唐王绩《咏妓》:“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也指有意试测对方情意。宋贺铸《诉衷情.试周郎》词:“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

  • 食前方丈

    《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赵岐注:“极五味之馔食列于前,方一丈。”后用为生活奢侈之典。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楔子:“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则这三四

  • 鱼信

    同“鱼书”。唐胡曾《车遥遥》诗:“玉枕夜残鱼信绝,金钿秋尽雁书遥。”【词语鱼信】   汉语大词典:鱼信

  • 五斗米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微薄的官俸。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词语五斗米】   汉语大词典:五斗米

  • 无適无莫,义之与比

    適( ㄉㄧˊ dí ):亲近,厚待。莫:疏远,冷淡。比( ㄅㄧˋ bì ):靠近。 对人没有亲疏厚薄,同有义的人亲近。语出《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汉.班固《

  • 鹏运

    源见“鲲鹏展翅”。谓高飞远行。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言必鹏运,气靡鸿渐。倒海探珠,倾琨取琰。”【词语鹏运】   汉语大词典:鹏运

  • 揽桓须

    源见“闻筝堕泪”。表示赞赏或感激。宋苏轼《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又《浣溪沙》词:“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词语揽桓须】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