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

过目:从眼前经过,意谓看一遍。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形容记忆力很强。荷融(?-383年),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市东)人,前秦王苻坚之弟,封阳平公。公元383年,苻坚大举攻晋,苻融统兵二十五万为先锋,攻陷寿阳(今安徽寿县)。淝水决战时,马倒被杀。苻融少时,聪明颖悟,一次一个老妇人傍晚时遇强盗,过路人替老妇人抓住强盗,盗贼反咬一口。老妇人因为天黑看不清楚,分辨不出,只好找苻融决断。苻融对他们二人说:“你二人一块走,先出凤阳门者不是强盗。”等他们回来,苻融厉声对后出门者说:“你是强盗,为何要诬诌好人。”苻融记忆力极强,听一遍就能把所听的东西背诵下来,看过一遍的东西,就永远不会忘记。汉魏时王粲博闻强记,所以人们都把苻融比作王粲。

【出典】:

晋书》卷114《苻融传》2934页:“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例句】:

金史·昭圣皇后传》:“性聪慧,凡字过目不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60回:“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连动 看过一遍就不会忘掉,形容记忆力特别强。《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褒义。用于描写记忆。→耳闻则诵 ↔土头土脑 也作“过目成诵”、“目即成诵”、“触目成诵”。


【词语过目不忘】  成语:过目不忘汉语词典:过目不忘

猜你喜欢

  • 垂天翅

    同“垂天翼”。宋范仲淹《酬和黄太傅》诗:“九虚高可游,凌厉垂天翅。”【词语垂天翅】   汉语大词典:垂天翅

  • 梦益三刀

    同“梦三刀”。清董元恺《满庭芳.送江磊斋守巩昌郡》词:“梦益三刀,管镂五色,一麾新领专城。”

  • 黻藻

    源见“黼藻”。指写出华美的辞藻或文字。明 孙柚《琴心记.给管求文》:“管城子即日抒词,楮先生行当黻藻。”【词语黻藻】   汉语大词典:黻藻

  • 清风明月

    《南史.谢譓传》:“(譓)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南朝梁谢譓,交友慎重,不与世俗之人来往,常独自在家饮酒,以清风明月为伴。后因以“清风明月”用为喻高人雅士的典故。宋.计

  • 赵杲送灯台

    同“赵老送灯台”。元马致远《黄粱梦》二折:“哥哥也恰如赵杲送灯台,便道不的,山河易改。”【词语赵杲送灯台】   汉语大词典:赵杲送灯台

  • 出奇致胜

    同“出奇制胜”。《老残游记》七回:“〔刘仁辅〕在嵩山 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见“出奇制胜”。《老残游记》7回:“(刘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

  • 冶长非罪

    《论语.公冶长》: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宋.邢昺疏:“旧说冶长解禽语,故系之缧绁。”孔子认为,公冶长这个人虽然进了牢狱,但他是被陷害诬告的,实在并没有罪。孔子因此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后用为咏

  • 百人会

    《世说新语.宠礼》:“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何如?’”东晋著作郎伏滔,因为在晋孝武帝召集的西堂朝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

  • 诗成横槊

    同“横槊赋诗”。宋苏轼《送曹辅赴闽漕》诗:“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