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过河拆桥

过河拆桥

比喻达到目的后,即将刚刚帮助过自己的事物或人抛弃掉。许有壬(1287-1364年),元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字可用。自幼颖悟,善笔札,工辞章。先为儒学教官,仁宗朝登进士第。历任同知辽州事、吏部主事、监察御史、奎章阁学士院侍书学士等。顺帝初,升中书省参知政事。权相伯颜与色目平章彻里帖木儿挟私憾奏请皇帝批准欲废罢科举。诏书已写好,只待加盖御玺,即要颁布。许有壬与伯颜、彻里帖木儿争辩,竭力反驳进士多赃败,不可任用,妨碍选法等废科举之藉口。伯颜、彻里贴木儿先以讽台臣劾宰相之罪名恫吓,又以事已议定,温言劝慰其停止争论。第二天,在崇天门正式举行废罢科举诏书宣布仪式,彻里帖木儿特意安排许有壬位于听诏朝臣的班序之首,以折愧羞辱他。许有壬害怕大祸临头,不得不遵从。宣诏仪式结束,治节侍御史普化与许有壬开玩笑道:“参政公真是过河拆桥的人啊!”意思是说,许有壬本人以科举进入仕途,位居宰执后却废罢了科举。对这次挫折和士大夫的讥笑、怨恨,许有壬感到是奇耻大辱。于是,杜门称病,不再去中书省过问政事了。

【出典】:

元史》卷142《彻里帖木儿传》:3404、3405页:“至元元年,拜中书平章政事。首议罢科举……时罢科举诏已书而未用宝,参政许有壬入争之。……有壬乃曰:‘科举若罢,天下人才觖望。’……伯颜心然其言,然其议已定不可中辍,乃为温言慰解之……翌日,崇天门宣诏,特令有壬为班首以折辱之。有壬惧及祸,勉从之。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壬曰:‘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有壬以为大耻,遂移疾不出。”

【例句】: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连动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给抛开。《元史·彻里帖木儿传》:“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壬曰:‘参政可谓~者矣’。”△贬义。用于描写恩怨。→过河抽板 卸磨杀驴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得鱼忘筌 ↔感恩图报 没齿不忘饮水思源 绨袍恋恋 知恩报恩。也作“过桥拆桥”、“过桥抽板”。


解释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

出处元史·彻里帖木儿传》:“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壬曰:‘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

许有壬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皇帝元惠宗任命彻里帖木儿担任中书平章政事(相当于副丞相),刚刚上任的彻里帖木儿马上提议停止科举考试。许有壬在停止科举考试的诏书写好但还没有加盖皇帝玉玺的时候入朝争辩,和太师伯颜据理力争,认为如果停止了科举考试,天下的人才就会不满、怨望。

伯颜说:“举子们大多因贪赃而失败,同时还常常作出假冒蒙古人、色目人的事情。”许有壬说:“举子们不能说没有过错,但比起那些不读书而得官的人过错要很少。”伯颜又说:“举子中可以任用的只有你一人罢了。现在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实在是妨碍选拔官员的方法。”许有壬回答说:“除了我之外,许多举子都可委以重任,许多人的文章、才能都无人能比。通过科举的办法选取人才,比保举等其他方法强多了,而且选取的只是精良的少数,并不会对官员选拔构成障碍。如果真的废除科举,势必堵塞选贤任能之路。”

伯颜最终被说服,内心同意许有壬的话,但因停止科举的提议已经决定,不能中途停止。许有壬非常愤慨,对伯颜以及在座的彻里帖木儿说了许多牢骚话。第二天,正式宣读诏书时,彻里帖木儿特地命令许有壬站在最前面听命,以羞辱和折服他。许有壬担心遭祸,只得勉强服从。不明就里的同僚普化于是讥讽许有壬说:“你可真称得上是过河拆桥的人啊。”后来彻里帖木儿受到皇帝和太师伯颜的厌恶,被贬出京城,死在了外地的任所。

例句

他不能在赚钱之后就过河拆桥,损害合作者的利益啊!


【词语过河拆桥】  成语:过河拆桥汉语词典:过河拆桥

猜你喜欢

  • 粉饰

    397 ① 打扮;装饰。《韩诗外传》卷五:“善粉饰人者,故人乐之。”褚少孙《史记.滑稽列传》附录:“巫行视人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引申为褒奖之意。《三国志.吴志

  • 周易在床头

    源见“床头周易”。指研读《周易》,修心养性。唐白居易《水崇里观居》诗:“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 五丁开山

    同“五丁开道”。郭沫若《蜀道奇》诗:“五丁开山事乌有,其说虽墨竟可朱。”

  • 三韭饭

    源见“庾郎鲑菜”。泛指蔬菜,蔬食。清赵翼《八十自寿》诗:“自吃庾郎三韭饭,不尝楼护五侯鲭。”

  • 桃三李四

    种桃三年结实,种李四年结实。宋代陆佃《埤雅》卷十三:“谚曰:‘白头种桃。’又曰:“桃三李四,梅子十二。’言桃生三岁,便放花果,早于梅李,故首虽已白,其花子之利可待也。”【词语桃三李四】  成语:桃三李

  • 青钱入选

    源见“青钱万选”。称试中高第。明朱鼎《玉镜台记.绝裾辞母》:“堪叹青钱入选,名利牵人一线。”

  • 不遗余力

    指做事已经拿出全部力量。公元前260年,秦赵主力会战于长平,赵国失败,主将赵括战死,赵军四十余万人被秦军全部坑杀。在这次战争中,秦军也打得精疲力尽,再也没有余力攻打赵国。这样,秦国便以战胜之余威,遣使

  • 首山薇

    同“首阳薇”。宋刘过《同许从道游涵碧》诗:“幽鸟当歌者,荐以首山薇。”

  • 春龙起蛰

    宋.李方叔《画品》:“《春龙起蛰图》,蜀文成殿下道院军将孙位所作。山临大江,有二龙自山下出。一龙蜿蜒骧首云间,水随云气布上,雨自爪鬣中出,鱼虾随之,或半空而陨。一龙尾尚在穴,前踞大石而蹲,举首望云中,

  • 袒右

    《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乃入市中曰:‘淖齿乱齐国,杀闵王,欲与我诛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之诛淖齿,刺而杀之。”后因以“袒右”为参加起事的标志。《汉书.陈胜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