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达观知命

达观知命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指知天命,相信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而无所烦恼。《幻灭.十四》:“达观知命的思想,暂时引渡静离开了苦闷的荆棘。天快亮时,她也沉沉入睡了。”(静:《幻灭》中的人物之一。) 又有【达人知命】。(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勃《滕王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妾闻君子见几,达人知命。”(见几: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


并列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也无所烦恼。这是古代儒家的消极处世哲学。茅盾《幻灭》:“~的思想,暂时引渡静离开了苦闷的荆棘。”△用于处世方面。→超然自得 ↔庸人自扰。也作“达人知命”。


【词语达观知命】  成语:达观知命汉语词典:达观知命

猜你喜欢

  • 量金买赋

    同“黄金买赋”。唐黄滔《司马长卿》诗:“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连动 称着金子来买赋。据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

  • 遗簪坠履

    见“遗簪坠屦”。《周书·韦传》:“昔人不弃~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词语遗簪坠履】  成语:遗簪坠履汉语大词典:遗簪坠履

  • 刍荛之言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音chú ráo)割草打柴的人。“刍荛之言”,即草野之人的言论,多用作谦词。亦省作“刍言”或“刍议”。宋.李清照《上工部尚书胡公》诗:“巧匠何曾弃樗栎

  • 梅花点额

    源见“梅花妆”。指描梅花于额上为饰。清蒲松龄《代毕信涉通王受兹启》:“柏叶浮金,金卮荐合欢之酒;梅花点额,玉台生并蒂之香。”

  • 三日仆射

    《晋书.周?传》:“初?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颇以酒失,为仆射,略无醒日。时人号为‘三日仆射’。”晋.周?性嗜酒,官至仆射,常饮酒醉而不醒。当时的人便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三日仆射”,言一醉三日不醒。后

  • 榻下生灵芝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仁宗皇帝诞降,章懿后榻下生灵芝一本四十二叶,以应享国四十二年之瑞云。”宋仁宗赵祯诞生时,他的母亲卧榻下生了一株灵草,有四十二片叶子。有人附会说这象征他作四十二年皇帝。

  • 九仪

    《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毛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北周庾信《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百两言归,九仪从聘。”【词语九仪】   汉语大词典:九仪

  • 鼠偷狗盗

    同“鼠窃狗盗”。清 无名氏《陆沉痛》楔子一出:“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见“鼠窃狗盗”。清·无名氏《陆沉痛》楔子1出:“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大劫何日了?”【词语鼠偷

  • 连城赵璧

    同“连城璧”。明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天心为我悭,怎能够连城赵璧完?”

  • 食肝

    同“食无肝”。明高启《方隐君山园》诗:“此时采撷自足饱,肯为食肝烦县令?”【词语食肝】   汉语大词典:食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