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乐同死。”葑,即蔓菁;菲,即萝卜。这里咏采葑菲是比兴手法。诗前小序说,是为讽刺那种“淫于新婚,而其弃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的社会现象,以感化
借指以死人吓唬活人。仲达,司马懿字。三国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复率大军出兵攻魏,与司马懿相持百余日,病卒。蜀将杨仪整兵而退。司马懿得知后,率兵紧追。这时,杨仪调转军旗并擂鼓,做出进攻的
同“脱靴㈠”。《醉醒石》七回:“离任时,也毕竟寻几个游花百姓,脱靴挽留。”
以:与,亲附。由:经由。安:安心。焉:怎么。廋( ㄙㄡ sōu ):隐藏。 考查他所交的朋友,观察他所走的道路,审度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这个人怎能隐蔽得住呢!这个人怎能隐蔽得住呢! 旧
源见“结草以报”。指人死前神志清醒时的遗言。与“乱命”相对。后亦泛指生前遗言。宋陆游《傅正议墓志铭》:“公亡恙时,自发书卜葬于白石之南,虽月日莫不有治命。至殁,悉遵用焉。”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
见“如汤沃雪”。明·冯梦龙《精忠旗·北朝复地》:“提刀上马,~,谁敢争持。”【词语如汤化雪】 成语:如汤化雪
同“涣然冰释”。《隐居通议.骈俪二》引宋 欧圣弼《进〈周礼六官辨〉表》:“臣退揆蒙愚,未能涣释。”【词语涣释】 汉语大词典:涣释
美好的时节和景物。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北齐书.段荣传》:“良辰美景,未尝虚弃。”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尚书.商书.说命上》:“(高宗)命之曰:‘……若金,用汝作砺。’”旧题汉.孔安国传:“铁须砺以成利器。”“金砺”即磨刀石。传说殷高宗曾将其相傅说喻作金砺,赞誉其辅弼治国之功。后以“金砺用”喻指贤相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