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踽踽独行

踽踽独行

踽踽:独行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孤独无亲。语本《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偏正 踽踽,孤单样子。一个人孤独行走。邓贤《中国知青梦》:“一周之后,崎岖漫长的山道上就只剩下那个执迷不悟的放牛郎~的单薄身影。”△常用于写人行为孤僻脱群,性情古怪。→单枪匹马孑然一身 形单影只 孤苦伶仃 ↔成群结队。也作“独行踽踽”。


一个人孤独地行走,谓之 “踽 ( jǔ) 踽独行”。

“踽踽”是怎样的情状呢?

《说文·足部》: “踽,疏行貌。”段注: “《唐风》‘独行踽踽’毛曰: ‘踽踽,无所亲也。’按: 许合经传云尔。疏,通也。引申为亲疏。《孟子》 ‘何为踽踽凉凉’义同。”《孟子·尽心下》: “何为踽踽凉凉。”朱熹注: “踽踽,独行不进之貌。”

“无所亲”、 “独行不进”,这样的 “踽踽独行”,并非简单的指一人行走,应是孤寂、若有所失地一人慢慢前行。

踽踽独行”者,多有满腹愁肠、思虑。如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 “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


【词语踽踽独行】  成语:踽踽独行汉语词典:踽踽独行

猜你喜欢

  • 案头萤火

    同“案上萤”。清孙枝蔚《喜张稚恭南还因有赠》诗:“案头萤火干虽久,瓮里葡萄满自如。”

  • 何公箸

    同“何曾食万钱”。清王士禛《雪中牧仲置酒邀食熊白》诗:“已下何公箸,宁思汉殿时。”

  • 椿萱并茂

    源见“椿年”、“萱草忘忧”。喻父母健在。明 程登极等《幼学琼林.祖孙父子》:“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主谓 椿,比喻父亲。萱,比喻母亲。大椿和萓草都很茂盛。比喻父母健在。明·

  • 嘲饭颗

    源见“饭颗山”。讥人作诗拘守格律。宋苏轼《徐使君分新火》诗:“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 鲇缘竹

    同“鲇鱼上竹竿”。清冯桂芬《五十初度自题小影》诗:“一官蓬岛鲇缘竹,五载枌乡鼠啮藤。”【词语鲇缘竹】   汉语大词典:鲇缘竹

  • 隐鳞戢翼

    同“隐鳞藏彩”。《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时,隐鳞戢翼。”吕延济注:“梁王在昔微时,暗潜其明,如龙凤隐鳞翼也。”并列 龙藏匿鳞甲,凤敛藏羽翼。比喻贤者时宜不合暂时隐居,怀才待用。南朝梁·任

  • 文宝缉柳

    源见“悬梁刺股”。指贫儿苦读。文宝,孙敬字。唐李瀚《蒙求》:“文宝缉柳,温舒截蒲。”

  • 两条冰

    源见“一条冰”。形容官职清贵。明李东阳《题傅曰川修撰》诗:“袍分五色锦,衔带两条冰。”

  • 桑田海水

    同“沧海桑田”。清毛奇龄《醉蓬莱.题赠徐涵之小蓬莱别业》词:“一任人间,似桑田海水。”

  • 肉屏

    同“肉阵”。明陶宗仪《辍耕录.续演雅发挥》:“‘两驼侍雪立,终日饥不起。一觉沙日黄,肉屏那足拟’者,沙漠雪盛,命两驼趺其旁,终夜不动,用断梗架片毡其上,而寝处于下,暖胜肉屏。”【词语肉屏】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