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景钟铭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宋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还千里。”偏正 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宋·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贬义。
源见“庾公尘”。表示对权贵熏人气焰的鄙视。清赵俞《王导》诗:“臣族早知三窟就,风尘休障庾元规。”
《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众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本指吃禾稼的害虫,此喻指贪官污吏),岑君遏之。’”枳和棘,本是两种
拨:治理。反:通“返”。谓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安定。《汉书·武帝纪·赞》说:“汉朝建立之后,社会上各种弊病丛生,汉高祖拨乱反正,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安定。文帝、景帝努力使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同“兼收并采”。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并列 广泛地吸收研究,充分采纳使用。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
同“梦槐安”。宋黄庭坚《次韵十九叔父台源》诗:“闻道台源境,锄荒三径通。人曾梦蚁穴,鹤亦怕鸡笼。”
指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收集全国兵器,铸造成铜人。后以此典比喻秦始皇统一全国事业。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即嬴政,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时,庄襄王死,他立为秦王。吕不韦和太后宠信之宦官嫪毐(là
《礼记.大学》:“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无如之何”意犹无可奈何,指一筹莫展,毫无办法可想。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楚势甚盛,若不乞降,早晚打破
见“日薄西山”。元·张公芝《九世同居》1折:“堪叹的是~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词语西山日迫】 成语:西山日迫汉语大词典:西山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