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卷二〇三《文艺下.李贺传》:“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其人纤瘦,眉长似连,指爪细长,书写神速。每日苦心收集佳句为诗。其母曰:“是儿要呕出心
见〔其谁曰不然〕。
源见“晏子楹”。指收藏的遗言。清顾炎武《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观余所著书者答示》诗:“儿从死父传楹语,帝遣生徒受壁经。”【词语楹语】 汉语大词典:楹语
同“乞骸骨”。《汉书.陈平传》:“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大王所赐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见“乞骸骨”。【词语请骸骨】 成语:请骸骨汉语大词典:请骸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邈:遥远。因以“邈若山河”形容相隔十分遥远。唐.陈子昂《祭韦府君文》:“昔君梦奠之时,值余置在丛棘。狱户咫
同“长安远”。唐李白《登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同“蛮触交争”。宋辛弃疾《玉楼春.隐湖戏作》词:“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 触战?”
《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后以“日引月长”谓事物随时光不断增长。《三国志.魏刘馥传》:“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
同“网开三面”。《旧唐书.宪宗纪下》:“思去三面之罗,庶遵两阶之义。”
同“金貂换酒”。醑,美酒。唐王维《过崔驸马山池》诗:“脱貂贳桂醑,射雁与山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