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计然之策

计然之策

指计然提出致富之策略。后以此典比喻治国之道;或比喻经商谋生的手段。计然,名研。春秋战国之际葵丘(今河南民权东北)濮上(今河南濮水上游)人。曾南游于越国(今江苏北部、苏南、皖北、赣东、浙江北部),博学,尤善计算。范蠡(lǐ理,越国大夫)曾以师侍奉他。 从前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Guì桂)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上,于是重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工作;了解货物什么时候为人们所需求购用,才算懂得什么是商品。掌握‘时’与‘用’二者的规律,那么各种货物流通情况就可以观看清楚。”“积贮货物之常理是务求完好牢固高质量之物品,不要有积滞不流之‘死钱’。以东西互相做买卖,要注意不留存易腐易蚀之货物,不要冒险囤积居奇以待涨价。要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情况,才会知道贵或贱之道理。东西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当东西极贵之时,须乘时卖出,视同粪土而不惜;当东西极贱之时,须乘时买进,视同珠玉而珍惜。要使财货钱币周转如流水一样。”越王勾践照此治国10年,国家富裕起来。 此典又作“行计然”、“计然策”、“谋生后计然”、“计然术”。

【出典】: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计然》3256页:“昔者越王句(Gōu勾,通“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君。曾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做好)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积著(积贮,指囤积货物)之理,务完物(完好牢固货品),无息(停息;滞留)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同“蚀”,腐蚀)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返回)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治国)十年,国富。”

【例句】: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可谓庚桑畏垒,致大壤以匡时;范相鸱夷,行计然而济俗。” 唐·萧颖士《山庄月夜作》:“且事计然策,将符公冶言。” 宋·陈与义《谨次十七叔去郑》之三:“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明·陈子龙《赠汪翁》:“手挟计然术,心与列士同。”


【典源】《史记·货殖列传》:“昔者越王句 (gou) 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汉书·货殖传》亦载,文略。

【今译】 越王勾 (句) 践被吴王夫差打败,积聚力量准备复仇,他任用范蠡、计然。计然向勾践提出了复兴经济的原则、办法、使越国富强,终于击败吴国雪耻。范蠡又用这套办法去经商,也成为巨富。

【释义】 后以此典指致富之道或谋生手段。

【典形】 计然策、计然术、谋生后计然、行计然、计然未用。

【示例】

〔计然策〕 唐·萧颖士《山庄月夜作》:“且事计然策,将符公冶言。”

〔计然术〕 明·陈子龙《赠汪翁》:“手挟计然术,心与烈士同。”

〔谋生后计然〕 宋·陈与义《谨次十七叔去郑》之三:“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行计然〕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可谓庚桑畏垒,致大壤以匡时; 范相鸱夷,行计然而济俗。”


【词语计然之策】  成语:计然之策汉语词典:计然之策

猜你喜欢

  • 食肉相

    源见“封侯万里”。谓封侯的骨相。宋黄庭坚《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明唐顺之《自述》诗:“本非食肉相,犹是饭牛身。”【词语食肉相】   汉语大词典:食肉相

  •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行:指外出。坐:指在家。 元明戏剧小说中的熟语。意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改名换姓。 表示办事堂堂正正,敢于负责。语出元.无名氏《争报恩》一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宋江哥哥手下第十二个头领,金

  • 长倩赠刍

    《西京杂记》卷五:“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上为贤良。国人邹长倩以其家贫,少自资政,乃解衣裳以衣之,释所著冠履以与之,又赠以刍一束、素丝一襚、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士

  • 结网空知羡

    源见“临河羡鱼”。谓劳而无益,徒有愿望。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结网空知羡,图荣岂自诬。”

  • 连理

    同“连理枝”。《儿女英雄传》二六回:“便是我替姐姐打算,四海虽大,九州虽广,你除玉郎一人之外,也断合第二个结不得连理。”【词语连理】   汉语大词典:连理

  • 南狐

    同“南董”。明陈与郊《义犬记》一出:“翰林院拗断南 狐笔,傀儡场搬演何朝戏?”【词语南狐】   汉语大词典:南狐

  • 谢池春草

    同“谢池梦草”。宋张榘《孤鸾.次虚斋先生梅词韵》词:“黄昏半窗淡月,照青青、谢池春草。”

  • 扼亢拊背

    扼:(è恶)用力掐住。亢(háng航),通“吭”,即喉咙。扼亢,用力掐住对手的喉咙。拊背,猛击其后背。比喻控制要害,抓住关键处,制敌于死命。西汉初年齐人娄敬在为汉高祖刘邦献策时说:“陛下进入函谷关(在

  • 古锦

    源见“锦囊佳句”。指贮诗之袋,或称诗作汇集。宋韩维《宝奎殿前花树子答宋中道》诗:“春罗试舞衣新换,古锦藏诗墨未干。”清 樊增祥《再示儿辈》诗:“雅人深致循良事,都被先生古锦收。”【词语古锦】   汉语

  •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同“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见“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词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成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