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言而有信

言而有信

意思是说话算数,诚实有信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其他 说了的话,必守信用。语出《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韦翰《云雀·伙伴》:“老太婆虽然白发苍苍,身躯瘦弱,可这时也容光焕发,穿的一身新:‘老庞,你倒真是~!’”△多用于交际方面。→季布一诺 ↔食言而肥 言而无信


【词语言而有信】  成语:言而有信汉语词典:言而有信

猜你喜欢

  • 明珠薏苡

    同“薏苡明珠”。明贝琼《送杨九思赴广西都尉经历》诗:“明珠薏苡无人辨,行李归来莫厌穷。”并列 把薏苡当成明珠,比喻蒙受不白之冤。金·密《马伏波》:“~犹难辨,万里争教论杜龙。”△贬义。

  • 市骏

    同“市骏骨”。南朝 梁萧统《答东湘王求文集诗苑书》:“爱贤之情,与时而笃,冀同市骏,庶匪畏龙。”【词语市骏】   汉语大词典:市骏

  • 弘阁

    源见“东阁招贤”。喻指延纳贤才、款待宾客之所。唐白居易《岁夜咏怀兼寄思黯》:“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 汤饼试何郎

    源见“傅粉何郎”。谓洁白美丽。宋徐俯《南歌子.山樊》词:“细蕊黄金嫩,繁花白雪香。共谁连璧向河阳。自是不须汤饼试何郎。”

  • 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占有几样东西。 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并得。 意谓必须舍弃其中之一。语出《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三:“夫诗之

  • 半面

    《后汉书.应奉传》注引谢承《后汉书》:“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东汉人应奉,有一次去拜见彭城相袁贺。袁贺因事外出

  • 明察秋毫之末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末:指秋毫的末端,是细毛的最细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谓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东西也看得清楚。后常用以形容人能观察入微,别具眼力。

  • 圣人之教,不肃而成

    圣人的施教,不必过分严肃,但却能够成功。语出《孝经.圣治章》:“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十六年》:“魏王泰月给逾于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

  • 乐府四歌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东汉)明帝为太子,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其二曰《月重轮》,其三曰《星重辉》,其四曰《海重润》。旧说云:天子之德,光明如日,……太子皆比德焉

  • 题门

    《世说新语.捷悟》:“杨德祖(三国时魏人杨修字)为魏武(魏武帝曹操)主簿(掌管文书记事,起草文告的官吏),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榱,音cuī,屋椽屋桷的总称;桷,指方形的椽子),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