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久远。 意谓为文须讲求语言艺术。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后多引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唐.刘知几《史通.言语》:“盖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辞专对,古之所重也。”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中》:“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辞之不可以已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


【词语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成语: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汉语词典: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猜你喜欢

  • 天堑

    天然的濠沟,比喻地形的险要。多指长江。《南史.孔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堑( ㄑㄧㄢˋ qiàn 欠)原作“壍”。【词语天堑】   

  • 书教

    书:《尚书》。儒家教授六经,各有目的。“书教”的意义与目的,则是使人“疏通知远”。《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

  • 弓旌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后因以“弓旌”为延聘贤士之典。唐窦群《经潼关赠宇文

  • 狗窦光逸

    《晋书.光逸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后举孝廉,为州从事,弃官投辅之……寻以世难,避乱渡江,复依辅之。初至,属辅之与谢鲲、阮放……散发裸裎,闭室酣饮已累日。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逸便于户外脱衣露

  • 亡羊补牢

    牢,关牲口的圈。意谓失去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事情出了差错,还可以及时设法补救。战国时期,楚怀王昏愦无能,轻信秦国使者张仪之言,被囚于秦而死。其子楚顷襄王继位后,不思报仇,反而和他的父亲一

  • 苏韶鬼灵

    晋.王隐《晋书》:“苏韶字孝先,安平人也。仕至中牟令,卒。韶伯父第九子节在车上昼日韶自外入。……节谓兄弟曰:‘中牟在此。’兄弟皆愕视,无所见。问韶:‘君何由来?’韶曰:‘吾欲改葬。’即求去。数日又来,

  • 流麦士

    源见“高凤漂麦”。嘲称书呆子。宋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诗:“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

  • 斗筲之才

    见“斗筲之人”。【词语斗筲之才】  成语:斗筲之才汉语大词典:斗筲之才

  • 炙手

    同“炙手可热”。明沈德符《野获编.刘小鲁尚书》:“当江陵炙手时,刘独退避冷局。”【词语炙手】   汉语大词典:炙手

  • 射虎南山

    同“射虎”。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提干李君索余赋秀野绿绕二诗》词:“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