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坠睫
《后汉书.袁安传》:“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自天子及大臣皆恃赖之。”
后汉和帝时,帝年幼小,懦弱无能,朝中大权落在外戚手中,司徒袁安每朝见君王议论国事时,常悲愤流泪。后遂用为大臣忧国之典。
唐.韩偓《八月六日作四首》:“袁安坠睫寻忧汉,贾谊濡毫但过秦。”
《后汉书.袁安传》:“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自天子及大臣皆恃赖之。”
后汉和帝时,帝年幼小,懦弱无能,朝中大权落在外戚手中,司徒袁安每朝见君王议论国事时,常悲愤流泪。后遂用为大臣忧国之典。
唐.韩偓《八月六日作四首》:“袁安坠睫寻忧汉,贾谊濡毫但过秦。”
同“忘筌”。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同“坐穿木榻”。宋苏轼《游灵隐高峰塔》诗:“问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
《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药山维俨禅师》:“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原指勒紧腰带,后以比喻忍饥安贫。宋 王廷珪《刘时举主簿相聚月馀赋诗为别》:“且
源见“大隐金门”。谓为朝官遇事以滑稽避绕而自逸。清归庄《和顾端木先生弃庵十咏》诗之六:“儒术临民聊自试,滑稽避世不名潜。”
源见“掌上舞”。形容姿态轻盈。唐李山甫《燕》诗:“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
源见“汉柳三眠”。即柽柳。它像人一样一日三眠,三起三伏。明徐渭《子侯芳园》诗:“未羡三眠柳,那论并萼莲?”
源见“攀鸿”。喻远大的志向。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闻汉将出守,遽彰集凤之仁;蜀客寓言,适起攀鸿之志。”
源见“老莱娱亲”。指孝养父母。唐孟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诗:“服彩老莱并,侍车江革同。”
同“夷齐”。晋陶潜《饮酒》诗之二:“积善云有报,夷 叔在西山!”【词语夷叔】 汉语大词典:夷叔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七载:晋温峤至牛渚矶,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人云下多怪物,峤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晋书.温峤传》:“〔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