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芒屩易米

芒屩易米

太平广记》卷二〇二《朱桃椎》:“朱桃椎,蜀人也。澹泊无为,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沈浮人间。……织芒屐,置之於路。见者皆曰:朱居士之屩也。为鬻取米。置之本处,桃椎至夕取之,终不见人。”

唐.蜀人朱桃椎,为避世隐居山中。用麻或草编织成鞋,放置道旁,任人用米等食物换取。朱在黄昏时来取,从不接触世人。后因以喻隐遁避世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九《僧清顺新垂云亭》:“空斋卧蒲褐,芒屦每自梱。”


猜你喜欢

  • 渭城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谱入乐府,以首二字“渭城”名曲,又称《渭城曲》,成为送别名作。后亦有称王维原诗为《渭城曲》者。唐刘禹锡《

  • 窃时肆暴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序》(卷一九):“吾恒恶世之人,不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dài及)于祸。”原文记述了一个寓言故事,说永州地方有一人家禁止打

  • 桑土之谋

    源见“未雨绸缪”。喻防患于未然的谋划。《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金汤之策。”见“桑土绸缪”。《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有事则议金汤之策。”【词语桑土之谋】

  • 月旦评

    《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堂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月旦,农历每月初一。东汉时,汝南平舆人许劭,与其兄许靖俱有高名,经常品评人物,每月更换品题,时人称

  • 付波臣

    《庄子.外物》:“我东海之波臣也(波臣,水族中臣仆奴隶的称谓),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庄周曾因穷困向身为监河侯的朋友借粮,此人不愿借给他,却说“等收来赋税借给三百金”。庄周很生气,就以一个涸辙之鲋

  • 赤斧

    汉刘向《列仙传.赤斧》:“赤斧者,巴戎人也,为碧鸡祠主簿,能作水澒炼丹与消石,服之三十年,反如童子,毛发生皆赤。后数十年,上华山,取禹馀粮饵,卖之于苍梧、湘江间。累世传见之,手掌中有赤斧焉。”后因以“

  •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蓝,蓝草,可作青色染料。

  • 倒载

    源见“山公醉酒”。倒卧车中,形容醉酒之态。唐段成式《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词语倒载】   汉语大词典:倒载

  • 唇枪舌剑

    唇如枪,舌似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犀利。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见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宽安。”明.王玉峰《焚香记.羡德》:“姻事空言,慢使唇枪舌剑。”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

  • 曲高和寡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