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舂粮

舂粮

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原指隔宿捣米备粮。后也以“舂粮”作百里的代称。宋苏轼《王郑州挽词》:“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


【词语舂粮】   汉语词典:舂粮

猜你喜欢

  • 狗监知

    同“狗监揄扬”。宋方岳《旅思》诗:“无诗传与鸡林去,有赋羞令狗监知。”

  • 双鱼尺素

    同“双鱼素书”。宋刘一止《西河》词:“念凄断,谁与寄?双鱼尺素难委。”

  • 相得益彰

    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章:通“彰”。本谓主明臣贤,相互配合。相互协助,成绩就更加显著。后亦

  • 弥天

    源见“弥天对”。借指道安。唐刘禹锡《送仲制东游兼呈灵澈上人》诗:“荆州本自重弥天,南朝塔庙犹依然。”【词语弥天】   汉语大词典:弥天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通餍,满足;脍:切细的鱼或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谓粮食舂得越精白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讲究饮食,主张食品精细,讲究烹饪技巧。鲁迅《南腔北调集.由

  • 采香泾

    《四部丛刊.大清一统志.苏州府.香山》:“《寰宇记》:‘在吴县西南五十里,吴王遣美人采香于此,因名。故有采香泾。’《吴郡志》:‘香山胥口相连,旁有溪,名采香泾。’”泾音(jìng),是水名。香山因美人

  • 康成书带

    参见:书带草

  • 孔壁遗经

    同“孔壁遗文”。明陈子龙《寿梁溪封太史马公》诗:“曾收孔壁遗经在,新锡龙门世史名。”【典源】《汉书·鲁恭王传》:“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 辟疆园

    《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历游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人,

  • 笑魏勃

    《汉书.高五王传》:“灌婴在荥阳,闻魏勃本教齐王反,既诛吕氏,罢齐兵,使使召责问魏勃。勃曰:‘失火之家,岂暇先言丈人后救火乎?’因退立,股战而慄。恐不能言者,终无它语。灌将军孰视,笑曰:‘人谓魏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