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还报天子,天子
明天子:圣明的天子。 如今圣明天子在位。 旧时谀颂封建王朝之辞。语出唐.韩愈《送董邵南序》:“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宋.柳开《与任唐征书》:“明天子在上,我夫子之道不坠于地,岂能穷饿冻死于仆
源见“丹砂井”。指道家所谓含丹水井,人食其水可长寿。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源见“门可罗雀”。形容家门冷落。清吴绮《醉太平.放歌》词:“翟家雀罗,张家凤窠,生平得失如何?”
同“南柯梦”。元郑光祖《倩女离魂》三折:“分明见王生,说得了官也,醒来却是南柯一梦。”偏正 指做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据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梦中到了大槐安国,娶了公主,当上南柯太守,享尽荣
《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楚欲伐宋,宋“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杜预注:“晋侯耻不救宋,故伯宗为说小恶不损大德之喻。
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应当有所建树。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
《太平御览》卷十二引《汉书》:“汉女者,居东海,养姑(婆母)。姑女谗之于姑(指向其母进谗言来诬陷汉女,离间婆媳关系),姑经太守诉而杀之,五月下雪(这是一种奇特夸张的描写,指奇冤感动天地,天道常规亦为之
源见“师出有名”。又《汉书.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谓出兵无正当理由。南朝 陈徐陵《为陈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辱告承上党殿下及匹娄领军应来江右,师出无名,此是何义?”主谓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