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羯鼓催花

羯鼓催花

唐.南卓《羯鼓录》:相传唐明皇最爱羯鼓(羯,音jié:我国古代民族,匈奴别支),有一次二月初,连续下了几天雨后,天刚放睛,明皇见内庭柳杏将吐,叹道:“对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于是派高力士去取羯鼓,自己靠窗敲击他自制的《春光好》一曲,再看柳杏,皆已吐叶。

唐明皇敲羯鼓而柳杏吐叶,后来便把“击鼓传花”行令游戏的鼓声叫作“催花鼓”。

宋.杨万里《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诗:“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连动 打击羯鼓使花开放。明·陆采《明珠记·巡陵》:“立傍衮衣,满身香气;回瞻宝座,一朵红云。惟将~,赐得貂裘拖地。”△指传说中热闹愉快的游戏场面。


【典源】 唐·南卓《羯鼓录》:“ (唐玄宗)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物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 (坼)。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今译】 唐玄宗洞晓音律,爱击羯鼓。二月初的一个早晨,他梳洗刚毕,正逢春雨初晴,景物明媚,内庭中柳芽、杏花含苞欲放,玄宗看到不禁感叹:“面对如此美景,怎能不欣赏一番呢?”众侍者相视,要备酒以供玄宗赏春,唯高力士解其意,派人取来羯鼓,玄宗遂临轩击鼓,奏自己所作的《春光好》一曲,神采飞扬,怡然自得。再看柳芽、杏花都已绽开。玄宗手指而笑,对身旁的嫔妃、宫女说:“就这件事,不称我作天公行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音乐高妙感人; 或咏花事。

【典形】催花鼓、花发要人催、羯鼓催春雷、羯鼓唤花开、三郎羯鼓催、天子是天公、羯鼓彻明催、催花击鼓、天公须羯鼓。

【示例】

〔催花鼓〕 明·唐寅《花月吟效连珠体》:“月中漫击催花鼓,花下轻传弄月箫。”

〔花发要人催〕 明·高启 《废宅芍药》:“昔年花发要人催,今日无人花自开。”

〔羯鼓催春雷〕 清·唐孙华《杨晚研翰林招同观杏花》:“灵妃一笑启玉齿,不须羯鼓催春雷。”

〔羯鼓唤花开〕宋·陆游《芳华楼夜宴》:“难觅长绳縻日住,且凭羯鼓唤花开。”

〔三郎羯鼓催〕 明·徐渭《又图卉应史甥之索》:“惊花蛰草开愁晚,三郎羯鼓催?”

〔天子是天公〕 宋·范成大《题开元天宝遗事》:“一曲打开红杏蕊,须知天子是天公。”


【词语羯鼓催花】  成语:羯鼓催花汉语词典:羯鼓催花

猜你喜欢

  • 一牛鸣

    同“一牛吼地”。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四壁晚钟齐接应,分明不隔一牛鸣。”见“一牛吼地”。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

  • 九奏

    同“九奏钧天”。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序》:“微之 梦得尝云:‘此乃九奏中新声,八珍中异味也。’”【词语九奏】   汉语大词典:九奏

  • 成佛在后

    《南史.谢灵运传》:“太守孟?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曰:‘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深恨此言。”这是谢灵运讥刺孟?事佛的话。主谓 成佛还在以后。短时间不会成佛。表示轻

  • 郢调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曲调。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琴〕:‘恐污尊听,不敢胡弹。’〔云〕:‘何必太谦,愿闻郢调。’”【词语郢调】   汉语大词典:郢调

  • 齐州九点烟

    同“齐烟九点”。清 丘逢甲《次前韵再柬友卿》之一:“东风更趁西潮猛,摇动齐州九点烟。”

  • 马当山下风

    同“马当风”。清宋琬《寄怀周伯衡宪副》诗:“安得马当山下风,共看匡庐千尺水。”

  • 公醒而狂

    源见“次公狂”。形容为人狂放不羁。清陈维崧《念奴娇.读孚若长歌即席赋赠》词:“公醒而狂,人憎欲杀,抵鹊何须玉?”

  • 貌虽瘦,天下肥

    意为君瘦民肥,这是唐玄宗用韩休为相后所发的感叹语。《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

  • 三刀入梦

    源见“三刀梦”。谓官吏升迁。唐武元衡《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辀。”【典源】 《太平御览》 卷三九八引晋·陆机《晋书·武纪》曰:“王濬之在巴郡也,梦悬四刀于其上

  • 一枕邯郸

    同“一枕黄粱”。清厉鹗《折桂令.赋得客帐梦封侯》词:“李将军得遇高皇,万里名扬,万户勋偿。一枕邯郸,总是荒唐。”见“一枕黄粱”。清·厉鹗《折桂令·赋得客帐梦封侯》词:“李将军得遇高皇,万里名扬,万户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