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周?传》:“初?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颇以酒失,为仆射,略无醒日。时人号为‘三日仆射’。”晋.周?性嗜酒,官至仆射,常饮酒醉而不醒。当时的人便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三日仆射”,言一醉三日不醒。后
同“出类拔萃”。谓高出众人。《三国志.吴志.程普黄盖传论》:“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唾沫之余。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江永》:“考永学行乃一代通儒,……然所著乡党图考,四书典林,帖括之士,窃其唾余,取高第、掇巍科者数百人。”后因以“拾人唾余”,比喻意见或言论是他人之点滴余绪,微不足道。
源见“魏紫姚黄”。牡丹名种之一。五代王周《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之三:“花品姚黄冠洛阳,巴中春早羡孤芳。”【词语姚黄】 汉语大词典:姚黄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罗昭谏隐,新城人,博物能诗,……然性傲睨,好议评臧否,探隐命物,往往奇中。故至今杭人称前定不爽者,犹云‘罗隐题破’也。”唐罗隐博学能诗,然性情狂傲,好评议讥讽,又常猜测各
同“不看僧面看佛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大天王哀求说:‘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见“不看僧面看佛面”。姚雪垠《李自成》1卷12章:
源见“鲁鱼亥豕”。谓分辨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唐刘禹锡《秋萤引》:“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后汉书.王霸传》:“(王霸字元伯,颍阳人)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令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揄之,霸惭懅而还。”东汉王霸从光武帝刘秀起兵,任功曹令史。一次奉命到市中招兵
唐.杜甫《八哀诗》之三《赠太子太师汝阳王琎》:“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忠志》:“太宗虬须,常戏张弓挂矢。”虬须,胡须蜷曲似虬龙的须髯。《三国
桐乡:地名,在今安徽桐城北。朱邑(?-前61年)字仲卿,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年轻时担任乡间啬夫(犹今之乡长),办事廉平,爱护百姓,从未鞭笞过人,关怀孤寡老人,受到当地吏民的敬爱。累迁大司农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