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通途,道路。意思是在道路上听到的,就在道路上向人传说,必多谬误,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是自己没有修养的表现。后以“道听途说”表示没有根据的言论。见
井底之蛙。明 陈汝元《金莲记.弹丝》:“妾阅人多矣,皆是井底蛤蟆,未有中原麟凤。”见“井底之蛙”。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妾阅人多矣,皆是~,未有中原麟凤。”【词语井底蛤蟆】 成语:井底蛤蟆汉
源见“星火燎原”。谓比喻微小而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可发展壮大,有大前途。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是
同“犯天下之不韪”。《清史稿.礼志二》:“严谕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韪?”见“冒天下之大不韪”。《清史稿·礼志二》:“严谕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词语冒大不韪】 成语:冒
《宋书.符瑞志上》:“〔汉〕昭灵后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昭灵后取而吞之。又寝于大泽,梦与神遇……遂有身而生季,是为高帝。”后因以“玉鸡川”称洛水,转指皇城之护城河。唐宗楚客
参见:枌榆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后因以“仰不愧于天俯不作
周代《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止,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泾与渭均为水名,在今陕西省。泾水清,妇以自比其操守之洁;渭水浊,以比夫君以浊乱之事诬蔑于妻。上面截录的是本诗第三章的前四句。第三章
《新唐书.崔信明传》:“(信明)尝矜其文,谓过李百药(唐初史学家,善文学)……(世翼)遇信明江中,谓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余。’信明欣然多出众篇。世翼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
《晋书.惠帝纪》载:晋惠帝昏庸愚昧,在华林园听到蛙叫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荒乱,百姓饥惫,惠帝曰:“何不食肉糜?”后因以“晋惠闻蛙”指愚蒙寡识。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一折:“羡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