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鹦鹉告事》:“长安城中有豪民杨崇义者,家富数世,服玩之属,僭于王公。崇义妻刘氏有国色,与邻舍儿李弇私通,情甚于夫,遂有意欲害崇义。忽一日醉归,寝于室中。刘氏与李弇同谋害之,埋于枯井中。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后来县官等舟诣崇义家检校。其架上鹦鹉忽然声屈,曰:‘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其刘氏、李弇依刑处死,封鹦鹉为‘绿衣使者’,付后官养喂、张说后为《绿衣使者传》,好事者传之。”

后常以“绿衣使者”为鹦鹉的代称。

宋.苏轼《鹦鹉赋》:“绿衣翠衿。”清.李晖吉、徐灒《龙文鞭影二集》下卷:“指盗鸜鹆(晋时一参军畜养鸜鹆,主典人盗物,鸜鹆告之,参军衔之未发。后又盗牛肉,鸜鹆复白,参军曰:“盗肉应有验。”鸜鹆曰:“以新荷叶裹着屏风后。”验之果然,痛加之法。),证杀鹦鹉。”


偏正 ①指鹦鹉。据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载,唐时,长安城中豪民杨崇义之妻刘氏,与邻居李弇私通,谋杀亲夫,埋尸枯井中,并报案于官,谎称丈夫失踪,恐为人所害。县官至杨家察看,杨家堂前鹦鹉忽作人言,谓杀主人的是刘氏、李弇。案情由此大白。唐玄宗闻说此事,遂封鹦鹉为“绿衣使者”。②近现代称邮递员。△褒义。多指邮递员。


【词语绿衣使者】  成语:绿衣使者汉语词典:绿衣使者

猜你喜欢

  • 贾箧香

    同“贾女香”。元钱霖《台城路.次邵复孺韵》词:“花明柳暝,念贾箧香空,谢池诗冷。”

  • 解剑去冠

    桓宽《盐铁论》:“子路解长剑,去危冠,屈节于夫子之门。”子路原习武,后解去长剑、脱掉高帽,拜孔夫子门下学习,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后以“解剑去冠”表示拜在门下为弟子。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五《雨夜

  • 拾煤

    同“拾尘”。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于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间,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疑。”明陈子龙《复张郡侯书》:“谁兴拾煤之谤,徒受唾天之污。”【词语拾煤】   汉语大词典:拾煤

  • 伸脚

    《晋书.王济传》:“帝尝与济弈棊,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於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三国时,东吴暴君孙皓降晋后,一次晋帝问他为何好剥人的面皮。他说对无礼于

  • 薰风

    同“熏风”。唐张九龄《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亦特指古乐曲《南风》。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词语薰

  • 夫子墙

    《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

  • 美人虹

    《尔雅.释天》:“䗖?谓之雩。䗖?,虹也。”晋.郭璞注:“俗名为美人虹,江东呼雩。”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一:“古语有之曰,古者有夫妻,荒年食菜而死,俱化成青绛,故俗呼美人虹。”汉.刘熙《释名.释天

  • 娇尘软雾

    源见“东华软尘”。比喻繁华热闹。宋吴文英《莺啼序》词:“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 鸿逵

    源见“鸿渐”。又《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朱熹本义:“胡氏、程氏皆云陆当作逵,谓云路也。今以韵读之,良是。”后遂以“鸿逵”称贤达君子的高超举止。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

  • 悼亡

    源见“潘岳悼亡”。特指丧妻。清方文《述哀》诗:“思亲兼悼亡,悲歌泪盈睫。”孙犁《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纪昀死去老伴,有悼亡之戚。”【词语悼亡】   汉语大词典: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