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红袖拂尘

红袖拂尘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注:宋寇准封莱国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或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

时人慕莱公达官名重,故珍惜其诗,以碧纱笼护。魏野不求闻达,甘居田亩,权势声名既无,其诗也只有任尘昏满壁了。幸亏慧黠识趣的官妓竟以红袖拂尘,魏野之心方得安慰。后因以“红袖拂尘”为诗人自幸之词。

宋.苏轼《行香子.丹阳寄述古》词:“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即用此典。


猜你喜欢

  • 陆贾剑

    源见“陆贾分金”。指贵重的遗物。清程先贞《戊申生日示两儿》诗:“邺侯书有托,陆贾剑何贻?”

  • 妇人之仁

    指韩信向刘邦讲述项羽只能在生活小事上关心人,却不能信任有才能之将领。这就是所谓妇道人家的仁慈心肠。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后,请韩信出谋画策。韩信认为刘邦要领兵东出与项羽争天下,必须先要了解项羽之为人。

  • 知祢

    源见“荐鹗”。喻指识人才。唐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诗:“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人。”

  • 家徒四壁

    指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回成都(今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家里只有四面墙壁,其他什么都没有,极为贫困。后以此典比喻家境贫寒,一无所有。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 寻羊

    同“问羊”。宋苏轼《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诗:“感君兄弟意,寻羊问初平。”

  • 探赤白丸

    源见“探丸借客”。喻指奸猾不法之举。明王思任《泰州守李公去思碑记》:“盐徒亡命,表里窟宅,通江海冲艋,探赤白丸相呼应。”清谈迁《赠司城章瑞生序》:“长安浩穰,其人杀寰宇而萃之,百业并惊,机巧奸利,尝不

  • 礼失而求诸野

    诸:“之于”的合音。野:指民间。 意谓朝廷丧失了礼制,只能到民间寻求。语出《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颜师古注:“言都邑失礼,则于外野求之,亦将有获。”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

  • 大醇小疵

    大体上是纯正的,还有小缺点。唐代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荀:荀况,战国赵人。杨:杨朱,战国卫人,主“为我”之说,与墨翟“兼爱”恰相反。并列 大体完美,略有缺点。语本唐

  • 皇树

    《楚辞》战国楚.屈原《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东汉.王逸注:“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树,异于众木,来服习南土,便其风气。”《九章.桔颂》中有“后皇嘉树”称美桔树之语。后遂用

  • 璧合

    源见“珠连璧合”。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结合在一起。廖仲恺《千秋岁》词:“璧合成双美,阿娇归学士。”【词语璧合】   汉语大词典: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