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炼刚

百炼刚

同“百炼钢”。宋范成大《外舅挽词》:“植德千章茂,硎材百炼刚。”


【词语百炼刚】   汉语词典:百炼刚

猜你喜欢

  • 当垆卓女

    源见“文君沽酒”。借指卖酒女郎。唐元稹《和李校书题新乐府十二首.西凉伎》:“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 满床笏

    笏(hù护):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制成。笏板搁置满床。形容一门多人为官,家族显赫。典出唐崔神庆父子事迹。崔神庆,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生卒年代不详。则天时,累迁

  • 骂坐灌将军

    同“骂坐灌夫”。宋苏轼《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以诗见寄因和》之一:“颇忆呼卢袁彦道,难邀骂坐灌将军。”

  •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后因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用为指愚笨的人经过反复考虑,总会有可取的地方的典故。多用作自己发表意见时的客气话。鲁迅《花边

  • 上尧下由

    《史记.伯夷列传》:“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尧帝访贤,曾经想让天下给许由执掌。许由却宁愿隐迹于山野,不愿从政。后因用为咏圣世高人隐士之典。唐.张楚金《逸人歌赠李山人》:“上有尧兮下有由

  • 虱官

    谓蠹国害民之事。战国的商鞅主张重耕战,使国富强,认为礼、乐、诗、书等迂阔而不切实用,国家若以此为标准授予官爵,则政治混乱,各家学说泛滥,于国无益有害,故名曰“虱官”。《商君书.靳令》:“国以六虱授官予

  • 灵运脚

    同“灵运屐”。古直《访熊生军锐兴发遂游潘坑穷其胜》诗:“遂携灵运脚,登览聊写心。”

  • 沟瘠

    同“沟中瘠”。明李东阳《习隐》诗之九:“边兵于沟瘠,焉能免寒饥?”清傅鼎铨《忆谢叠山》诗:“一朝绝粒甘沟瘠,名在千秋第一班。”【词语沟瘠】   汉语大词典:沟瘠

  • 驯童

    同“童子怀仁”。唐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诗:“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 监门之养

    借指粗劣的食物。《史记·李斯列传》: “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 参见:○茅茨偏正 守门人的生活用度。比喻生活极清苦节俭。《史记·李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