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致书邮”。谓传送信件的人。宋范成大《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之七:“堆案书邮少,登门刺字稀。”【词语书邮】 汉语大词典:书邮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却之不恭”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金瓶梅词话》三九回:“小道蒙老爹错爱,迭受重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主谓 却
同“鸱夷一舸”。唐李德裕《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
源见“季子貂敝”。喻指失意落魄的才士。元无名氏《渔樵记》二折:“则问那映雪的书生安在?便是冻苏秦也怎生去搠笔巡街?”
同“燃糠”。《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 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见“然糠自照”。《太平广记》卷175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俾夜作昼
同“伯牙绝弦”。表示知音已去。《汉书.扬雄传下》:“是故钟期死,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与众鼓。”
同“食苹”。《艺文类聚》卷七七引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故知鱼鸟一观,俱在好生。欲使金床之雁,更及衡阳之侣;雪山之鹿,不充食萍之宴。”【词语食萍】 汉语大词典:食萍
《后汉书.周燮传》:“良字君郎,出于孤微,少作县吏,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东汉人冯良,虽屈身为县吏,却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一次
《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此卫孔悝之鼎铭也,古之君子,论譔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春秋时,孔悝为传扬其祖先之功勋,特将其功德刻于鼎上。后
源见“舜弦”。指古雅的乐曲。唐许浑《登尉佗楼》诗:“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词语薰弦】 汉语大词典:薰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