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画诺坐啸

画诺坐啸

源见“啸诺”。指为官清闲或不理政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康祺官京师十年,每见外官有事于铨部者,为吏所持,辄至质衣装、货车马……乃画诺坐啸,目击狐鼠之横行,而噤不一诘,岂有所却顾与?”


【词语画诺坐啸】   汉语词典:画诺坐啸

猜你喜欢

  • 一丝不挂

    42` ① 佛家语。意即无所牵挂,不为尘俗所牵累。宋代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玉航禅师》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主谓 ①佛教用语。不为尘俗所牵累。《警世通言》卷2:“把世情荣枯得丧,看作

  • 不废刍议

    原指应当重视身份较低的人的建议,后则作为提建议者的自谦之词。西周时臣下讽谏周厉王的一首诗说,我和他虽然职务不相同,但都是同僚。我为你设谋画策,而你却傲然不加理睬。我所讲的都是当今急务,切莫未听就耻笑。

  • 名高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因以“名高难副”谓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北史.邢卲传》:“当时文人,皆卲之下,但以不持威仪,名高难副,

  • 三豕渡河

    同“三豕涉河”。汉蔡邕《月令问答》:“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类也。”见“三豕涉河”。汉·蔡邕《月令问答》:“盖书有转误,~之类也。”【词语三豕渡河】  成语:三豕渡河汉语大词典:三豕渡河

  • 巫山十二峰

    参见:十二峰【词语巫山十二峰】   汉语大词典:巫山十二峰

  • 据梧

    《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枝策,即策杖),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同智)几乎。”晋.郭象注:“夫三子者,皆欲辩非己所明者以明之,故知尽虑穷,形劳神倦,或枝策假寐,或据梧而暝。”据

  • 鹊驾银河

    同“鹊填桥”。清蒲松龄《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因而春行宝帐,赤绳自生前系定,遂教鹊驾银河。”【词语鹊驾银河】  成语:鹊驾银河汉语大词典:鹊驾银河

  • 鸿渐于磐

    鸿:大雁。渐:渐进的意思。磐:大石。比喻安稳之所。 大雁渐进而栖于磐石之上。 表示地位稳固。语出《易.渐》:“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唐.苏頲《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义神道碑》:“鲤趋成训,敦诗阅史;

  • 大风

    同“大风歌”。清顾炎武《金坛县南五里顾龙山上有高皇帝御题词一阕》诗:“丹阳父老多遗恨,尚与儿童诵《大风》。”【词语大风】   汉语大词典:大风

  • 坠甑犹顾

    源见“堕甑”。谓徒劳无益的举动。清谭嗣同《仁学》十六:“世人妄逐既逝之荣辱得丧,执之以为哀乐。过驹不留,而坠甑犹顾;前者不忘,而后者沓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