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

比喻百姓遭受苦难。《隋书· 炀帝纪》: “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 参见:○涂炭


主谓 生灵,百姓。指人民像陷入泥潭,坠入火坑那样痛苦。语本《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遂致战祸复发,~。”△贬义。用于社会不安定,百姓困苦万分方面。 →万民涂炭 民不聊生 ↔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安居乐业。也作“黎庶涂炭”、“民生涂炭”、“生灵涂地”、“生民涂炭”、“生人涂炭”。


解释涂炭:陷入泥淖、坠入火坑。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南北朝东晋十六国时,后燕和后秦进攻前秦,前秦皇帝苻坚逃出都城,被后秦国君姚苌俘获。姚苌逼迫苻坚交出皇帝的印信,苻坚不交,被缢死。苻坚死后,他的手下幽州刺史王永拥立他的儿子苻丕继位,苻丕任命王永为左丞相。王永组织武力讨伐后秦姚苌和后燕慕容垂,他在讨伐的檄文中说:“先帝苻坚死在敌人手中,京城沦陷,整个国家萧条不堪,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接着他又叙述了苻丕的美德,斥责了姚苌和慕容垂的残暴,号召各位公侯和州郡长官以及拥有武装的地方势力,心系国家,共讨强敌。讨伐战争一开始还比较顺利,但是后来王永战败身亡,苻丕在逃亡途中遭东晋将领伏击被杀,前秦灭亡。

例句

连年战乱和动荡使阿富汗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渴望安宁。


【词语生灵涂炭】  成语:生灵涂炭汉语词典:生灵涂炭

猜你喜欢

  • 如汤浇雪

    同“如汤沃雪”。《南史.王莹传》:“丈人一旨,如汤浇雪耳。”见“如汤沃雪”。《南史·王莹传》:“丈人一旨,~耳。”【词语如汤浇雪】  成语:如汤浇雪汉语大词典:如汤浇雪

  • 顾兔

    《楚辞》战国楚.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东汉.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菟,一作兔。神话传说月中有兔,左右顾望。后遂用为咏月之典。唐.韩愈

  • 烹鲤鱼

    同“烹鲤”。唐权德舆《送许著作分司东都》诗:“异日始离抱,维思烹鲤鱼。”

  • 双鱼

    源见“鱼传尺素”。指书信。唐唐彦谦《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明刘基《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词语双鱼】   汉语大词典:双鱼

  • 却马王阳

    源见“王尊叱驭”。谓为孝亲而避险。明姚夔《过鸡公关索二岭》诗:“却马王阳非我志,一鞭晓色过安笼。”

  • 平原赋

    晋.陆机《陆机集.叹逝赋.序》:“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内,索然已尽。以是思哀,哀可知矣

  • 麋鹿性

    源见“麋鹿群”。谓隐逸情性。唐权德舆《卧病喜惠上人李炼师茅处士见访因以赠》诗:“各言麋鹿性,不与簪组群。”【词语麋鹿性】   汉语大词典:麋鹿性

  • 自相矛盾

    比喻言行不一或互相抵触。韩非子在批评儒家之徒称颂尧舜而其立论却自相矛盾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硬,没有任何东西能刺穿它。又夸自己的矛,我的矛锋利无比,

  • 平原痛饮

    同“平原十日饮”。元 萨都剌《送马伯庸子之京》诗:“平原痛饮如有神,醉吐不惜车中茵。”

  • 掷地篇

    同“掷地文”。唐羊士谔《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诗之二:“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