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生同衾,死同穴

生同衾,死同穴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乐则同乐,忧则同忧;生同衾,死同穴。”衾(qīn):被子。意谓生时共用一床被,死后合居一冢坟。形容夫妻恩爱,生死不渝。


其他 衾,被子。生时同一条被,死后同一墓穴。形容夫妇忠于爱情,生死不渝。《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乐则同乐,忧则同忧;~。”△用于情感表白方面。→山盟海誓 永不分离 ↔露水夫妻


【词语生同衾,死同穴】  成语:生同衾,死同穴汉语词典:生同衾,死同穴

猜你喜欢

  • 画皮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载:太原王生被一个化为美女的恶鬼所诱,带女回到家中。他将美女藏于密室,私成夫妻。后一道士看出王生遇鬼。王初不信,后生疑。蹑足窥窗“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

  • 掷果满车

    同“掷果车”。明 无心子《金雀记.掷果》:“灯市里,共徘徊,要图掷果满车去。”

  • 东山鼻

    同“东山捉鼻”。清查慎行《金缕曲.送陈六谦谒选北上》词:“两角耕牛容易办,怕家人催促东山鼻,终拟索,长安米。”

  • 悲泉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悲泉”,古代传说中的水名。后以指日落处。亦喻时光易逝。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清

  •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布帛:泛指御寒之物。矛戟:均为古代兵器。 对人讲有帮助的话,比穿上布帛还温暖;用言语伤人,比矛戟还厉害。语出《荀子.荣辱》:“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 黯然销魂

    42` 黯然:心情抑郁貌。 心神沮丧,好像失去了灵魂。 形容亲友离别时的伤感情绪。语出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唐.骆宾王《夏初饯宋三少府之丰城诗序》:“黯然销魂者,岂非

  • 蟪蛄流

    源见“蟪蛄疑春秋”。比喻寿命短暂、孤陋寡闻之辈。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二:“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

  • 酌圣贤

    源见“中圣人”。谓饮酒。宋杨万里《宿新丰坊咏瓶中牡丹因怀故园》诗:“江南也有新丰市,未羡宾王酌圣贤。”

  • 相依为命

    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淮。晋代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偏正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有如生命谁也离不开谁。语本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

  • 北海开樽

    同“北海尊”。清李渔《怜香伴.惊飓》:“地主殷勤,才识荆州,便劳北海开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