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瓶罄罍耻

瓶罄罍耻

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这是《蓼莪》诗的第三章,大意是说:小瓶子空空啊,是大酒樽的耻辱。无福人孤苦地生活,可真是不如死去!没有父亲哪有依靠?没有母亲哪有仗倚?出门去含着忧愁,进门来心绪惶惶,已经到了还以为不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说,父母养育子女极为不易,可是社会风气不好,使父母劳瘁而做子辈的却不能终养。“瓶罄罍耻”是一种比喻,它表明在下小民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正是统治者不施教化的耻辱。

后因以“瓶罄罍耻”比喻在上者不明,致使贤良被斥、正直之士受谗。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十二《思旧铭:“麟止星落,月死珠伤。瓶罄罍耻,芝焚蕙叹。”

又以“瓶罍之耻”指人子未尽奉养之责。清.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一旦祷北辰而不验,回西景以无期,则瓶罍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并列 瓶,小酒器。罄,空。罍,大酒器。小瓶没有酒了,大瓶也引以为耻。比喻关系密切,彼此利害一致。也形容物伤其类。语本《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三国魏·曹丕《又与吴质书》:“从我游处,独不及门,~,能无怀愧?”北周·庾信《思旧铭》:“麟亡星落,月死珠伤。~,芝焚蕙叹。”△多用于人际关系方面。→唇亡齿寒


【词语瓶罄罍耻】  成语:瓶罄罍耻汉语词典:瓶罄罍耻

猜你喜欢

  • 玉台一镜

    同“玉镜台”。《群音类选.蓝田记》:“玉台一镜成佳偶,又何须,用珠三斛。”

  • 锦袍仙

    《新唐书.李白传》:“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后因称李白为“锦袍仙”。宋姚勉《水调歌头.寿赵倅》词:“长庚入梦,间生采石锦袍仙。”【

  • 毛女

    汉刘向《列仙传.毛女》:“毛女者,字玉姜,在华阴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坏,流亡入山避难,遇道士谷春,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飞,百七十余年,所止岩中有鼓琴声云。”后用以为

  • 越鸟南飞

    源见“越鸟南栖”。形容南方人思乡南归。唐李群玉《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诗:“越鸟日南飞,芳音愿相次。”

  • 龙睛

    《太平御览》卷七十引《淮南子》:“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注:“黄泉,黄龙之精汋也。”精,通“睛”。后因称泉水为“龙睛”。唐皮日休《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诗:“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

  • 催租断句

    源见“满城风雨”。谓俗事败诗兴。宋刘辰翁《金缕曲.九日即事》词:“未怪是、催租断句,寂寞午鸡啼三四,悄老人、桥上前期误。”

  • 长庆诗筒

    源见“诗筒”。因诗筒初为白居易与元稹长庆年间传递诗作而制。元 白二人的诗集《元氏长庆集》、《白氏长庆集》皆有“长庆”二字,故称“长庆诗筒”。清周之琦《满江红》词:“长庆诗筒馀昨梦,永和禊饮成陈迹。”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近:接近,符合。复:实行,实践。 所守的诺言要符合于义,这诺言才能实践。 古人认为讲“信用”要以“义”为标准。语出《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宋.田锡《直论

  • 凤凰诏

    同“凤书”。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破蕃溪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词语凤凰诏】   汉语大词典:凤凰诏

  • 涸阴冰子

    《晋书.王沉传》:“〔王沉〕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仕郡文学掾,郁郁不得志。乃作《释时论》,其辞曰:‘东野丈人观时以居,隐耕污溲之墟,有冰氏之子者,出身沍寒之谷,过而问途,丈人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