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瑕不掩瑜

瑕不掩瑜

或作“瑕瑜互见”。原指玉石中有斑点,并不能掩盖玉质的优美。后则泛指不能因为一点缺点或不足而否定全部成就。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君子都看重玉石而轻贱珉(似玉之石)呢?是不是因为玉少而珉多呢?孔子回答道,并非因为是数量上的原因,很久以来,君子就将德行比作玉石。温润而泽,可比作仁;质地细密,可比作智;洁白无痕,可比作义;磨琢以成饰物,可比作礼;敲打玉石,声质清脆悦耳,可比作乐;玉石中有斑点也遮盖不了其美观,虽然美观,但还是可以让人看到它的斑点,这些可以比作忠。……所以君子特别宝贵玉石啊!

【出典】:

礼记·聘义》:“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粟,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故君子贵之也。’”

【例句】:

宋·邵博《闻见后录》,四:“惜哉仲淹,寿不永乎!非不废是,瑕不掩瑜,虽未至于圣,其圣人之徒欤!”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名臣言行录》一书,亦当时草草为之。……瑕瑜互见,朱子原不自讳。”


见“瑕不揜瑜”。巴相《对香港社会重大题材的探索》:“这部小说,尽管在描绘现实生活的广阔性上仍有欠缺,但~,而作者在反映香港现实生活的重大题材方面进行了勇敢的尝试和探索,其精神尤为可贵。”


【词语瑕不掩瑜】  成语:瑕不掩瑜汉语词典:瑕不掩瑜

猜你喜欢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州官:古时一州的长官。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冶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遂以“只许州

  • 山有猛兽,蔾藿不采

    蔾藿:野菜。 山上有猛兽,人们不敢去采蔾藿。 比喻有所忌惮,不敢为所欲为。语出《淮南子.说山训》:“山有猛兽,林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蔾藿为之不采。”《汉书.盖宽饶传》:“臣闻山有猛兽,蔾藿为之不

  • 忘家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春秋时司马穰苴因庄贾未能如期至军中,按照军法责备他说:“接到出战的命令后,就应该忘掉家室之恋。”后以“

  • 见善如不及

    看见善良的行为,好像怕赶不上似的努力追去。 表示勇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唐.梁肃《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掌训浩,秉铨衡,处成均,贰宗伯

  • 汉皋珮解

    同“汉皋解佩”。宋杨无咎《水龙吟.武宁瑞莲》词:“似汉皋珮解,桃源人去,成思忆,空凝伫。”

  • 鸿嗸

    源见“哀鸿”。形容饥民哀号求食的惨状。清吴嘉洤《荛言呈林少穆抚部》诗:“往者值祲岁,居民惨鸿嗸。”【词语鸿嗸】   汉语大词典:鸿嗸

  • 炊臼梦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梦》:“江淮有五生者,榜言解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中。问王生,生曰:‘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无釜”谐音“无妇”)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后因以“炊臼”或“炊

  • 扫一室

    源见“陈蕃室”。谓打扫区区一室。指过闲居生活。唐刘希夷《从军行》:“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述宾 闲居。语本《后汉书·陈蕃传》:“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反用其意。唐·孙华《闲居写怀十

  • 师克在和,不在众

    克:制胜。 军队要克敌制胜贵在精诚团结,不在人数众多。语出《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州、蓼伐楚师。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斗廉)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

  • 季鹰杯

    《世说新语.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季鹰是晋名士张翰的字,其为人心胸豁达,不慕虚名,认为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