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褒雅音

王褒雅音

雅音:高雅美好的音律。王褒字子渊,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西汉辞赋家。汉宣帝刘询喜欢创作诗歌,想要振兴诗歌韵律,丞相魏相推荐通晓音律的各地人材,宣帝召见并任命为待诏。益州刺史王襄想要对百姓进行风俗教化,听说当地王褒才华出众,请王褒写作了《中和》、《乐职》、《宣布》三首诗,选出歌手依照《鹿鸣》乐曲声练习演唱,来进行政治教化。汉宣帝召见王褒,提拔他任谏大夫。后来太子身体衰弱,记忆力减退,闷闷不乐。宣帝派王褒等人到太子宫中侍奉,每天诵读名篇及王褒写的佳作。等太子病情稳定后,王褒才回去。太子喜欢王褒作的《甘泉》和《洞箫颂》,让后宫嫔妃和侍臣都诵读。后以“王褒雅音”为典,称许他熟悉音律,往往咏吹箫之事。

【出典】:

汉书》卷64下《王褒传》2821、2822、2829页:“王褒字子渊,蜀人也。”“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待诏。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征褒。……顷之,擢褒为谏大夫。其后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萧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例句】:

唐·李峤《箫》:“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唐·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待御》:“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妃已能传洞箫。”


猜你喜欢

  • 括地皮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朝署》:“《山堂肆考》:‘王知训帅宣州,性贪婪,因入觐赐宴,伶人戏作绿衣火面如鬼。或问为何者,答曰:吾宣州土地也。问何故来此。曰:王知训入觐,和地皮卷来,故得至此。’今人以贪官为

  • 普天率土

    《孟子.万章上》:“《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本《诗.小雅.北山》“普”作“溥”。后以“普天率土”称普天下,全国。汉班固《明堂》诗:“普天率土,各以其职。”并列 普,全

  • 桑田沧海

    同“沧海桑田”。元王进之《春日田园杂兴》诗:“桑田沧海几兴亡,岁岁东风自扇扬。”见“桑田碧海”。《儿女英雄传》20回:“你道怎的苍狗白云,天心无定;~,世事何常?”【词语桑田沧海】  成语:桑田沧海汉

  • 然藜太乙

    同“青藜太乙”。清黄景仁《元夜独登天桥酒楼醉歌》:“然藜太乙游傍谁?吃齑宰相何人哉?”

  • 怨歌齐女

    源见“齐蝉”。指苦苦鸣叫的蝉。清周济《浪淘沙》词:“落日倚孤篷,归棹匆匆,怨歌齐女绿杨中。”

  • 元方兄弟

    同“元方季方”。清董元恺《瑞龙吟.陈其年嘱题乌丝词》词:“荆溪第,共羡仲举儿郎,元方兄弟。”

  • 虫鹤

    同“虫沙猿鹤”。蛤笑《息争篇》:“呜呼!一军虫鹤,犹争傀首之雌雄;两戒河山,知是谁家之门户。”【词语虫鹤】   汉语大词典:虫鹤

  • 铤险

    同“铤而走险”。唐王勃《九成宫颂序》:“崩林磔石,毛群无铤险之资。”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急而铤险,兽穷斯怒。”【词语铤险】   汉语大词典:铤险

  • 芝艾共焚

    同“芝艾俱焚”。《北齐书.樊逊传》:“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见“芝艾并焚”。【词语芝艾共焚】  成语:芝艾共焚汉语大词典:芝艾共焚

  • 民五袴

    同“民歌五袴”。宋赵彦端《念奴娇.建安饯交代沈公雅》词:“满路歌谣民五袴,底事逢车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