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祐三槐

王祐三槐

王旦之父王祐在庭前手植三棵槐树,以示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比喻对子孙的厚望和信赖。王旦(957-1017年)字子明,大名莘县(在今山东境)人,宋太宗太平兴国进士。其父王祐为尚书兵部侍郎,在汉、周之际以文章显名。入宋,事太祖、太宗。王祐为官心地纯正。他曾说服杜重威不要反叛汉室,拒绝了卢多逊伤害赵普的计谋,以百口之家申明和担保符彦卿无罪,为世人称道。起初宋太祖命他出使魏州,曾许以王溥(宋初位司空)官职。回朝后,因以百口明符彦卿冤,反而被贬。亲戚朋友都给他开玩笑说:“猜想你要作王溥官职。”王祐笑笑说:“我虽没有做,但我的二儿子王旦必定能做。”特地在庭前栽了三棵槐树,说:“将来我的子孙一定会有位至三公者。”果然被他言中:王旦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同知枢密院事,一年后拜参知政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苏东坡曾为作《三槐堂记》。

【出典】:

宋史》卷282《王旦传》9542-9543页:“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父祐,尚书兵部侍郎,以文章显于汉、周之际,事太祖、太宗为名臣。尝谕杜重威使无反汉,拒卢多逊害赵普之谋,以百口明符彦卿无罪,世多称其阴德。祐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

【例句】: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2《九佳》:“禹钧五桂,王祐三槐。”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宫室》:“晋公堂下植三槐,相臣地位。”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卷4《花木》:“王祐知子必贵,手植三槐。”


猜你喜欢

  • 晋接

    《易.晋》:“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后以“晋接”称接见。明叶宪祖《鸾鎞记.合鎞》:“晋接才休,雨余暮春,闺阁且欢娱。”【词语晋接】   汉语大词典:晋接

  • 百万呼卢

    《晋书.刘毅传》:“后于东府聚摴蒲大掷,一判应掷数百万……毅次投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座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

  • 蓼莪之感

    同“蓼莪废讲”。宋苏轼《谢生日诗启》:“《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 鹊填河

    同“鹊填桥”。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祝苍华》:“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清 叶衍兰《菩萨蛮.甲午感情》:“珊瑚金翡翠,滴尽鲛人泪。遗恨鹊填河,波斯得宝多。”【词语鹊填河】   汉语大词典:鹊填河

  • 骐骥困盐车

    源见“骥伏盐车”。谓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唐胡曾《咏史诗.虞坂》:“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词语骐骥困盐车】  成语:骐骥困盐车汉语大词典:骐骥困盐车

  • 斧削

    同“斧正”。清沈起凤《谐铎.穷士扶乩》:“仆有拙稿一卷,愿呈斧削。”【词语斧削】   汉语大词典:斧削

  • 黄垆别

    源见“黄公酒垆”。指朋友去世。清袁枚《挽范莪亭孝廉》诗:“何图白首逢,遽作黄垆别。”

  • 蹄间三寻

    形容马的腾跃迅跑。《史记.张仪列传》:“(张仪曰):‘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司马贞《索隐》:“七尺曰寻。言马走之疾,前后蹄间,一掷而过三寻也。”述补 马奔走时前后蹄

  • 首丘之思

    《后汉书.班超传》:“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首丘:首,头;丘,土丘。可引申为狐狸窟穴。传说狐狸将死时,头要朝着它出

  • 风生苹叶

    《文选》卷十三战国楚.宋玉《风赋》:“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蹶石伐木,梢杀林莽。’”战国楚辞赋家宋玉,在《风赋》中描写风乍生之时“起于青苹之末”。后用为咏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