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

亦作“玉石俱碎”。比喻好坏同归于尽。夏朝仲康在位期间,掌管天地四时的羲和沉溺酒色,“废时乱日”。胤侯受仲康之命率军前去讨伐。战前,胤侯在军前宣布誓辞。他说,现在,我率领你们将士,执行上帝对羲和的惩罚。你们要同心协力,帮助我效忠王室。昆仓山上起大火时,无论玉石都会焚毁净尽;我们是执行上帝命令讨伐,其声势更烈于猛火。我们要歼其首领,胁从则予以宽大,其余受其影响办了错事的人,也允许他们改过自新

【出典】:

尚书·胤征》:“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余,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

【例句】: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虽欲悔之,亦无及已。” 《三国演义》41回:“曹操谓徐庶曰,公可往说刘备,如肯来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


主谓 美玉和石头一起被烧毁。《尚书·胤征》:“火炎昆冈,~。”冰心《斯人独憔悴》:“请他父亲叫他们回来,免得将来惩戒的时候,~。”△贬义。用于比喻好坏同归于尽。→玉石皆碎 玉石同沉 同归于尽。也作“玉石俱烬”、“玉石同焚”、“玉石同烬”。


【词语玉石俱焚】  成语:玉石俱焚汉语词典:玉石俱焚

猜你喜欢

  • 秤象

    《三国志.邓哀王沖传》:“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致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后因以“秤象”为少年聪慧的典故。

  • 寡鹄

    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少寡,养幼孤……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鹄(音hú,天鹅)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因以“寡鹄”作为称代寡妇的典故。唐.李商隐《圣女柯》诗:“寡鹄迷苍壑,羁凤

  • 花贼

    偷花贼,指蝴蝶。宋代陶穀《清异录》:“温庭筠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遍干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为道尽蜂蝶。”【词语花贼】   汉语大词典:花贼

  • 桐人

    古代陪葬用的桐木做的俑。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郡国繇吏素桑楺,偶车橹轮,匹夫无貌领,桐人衣纨绨。”【词语桐人】   汉语大词典:桐人

  • 楚宗之狱

    明万历朝为查勘真假楚王而形成的党争案件。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封藩于湖北武昌的楚恭王朱英死后,宫女胡氏为朱英生下了一对孪生子华奎、华壁。神宗八年(1580年),华奎继承了楚王的爵位,华壁受封为

  • 望夫化去

    源见“望夫石”。喻指一去不返。元贡师泰《挽陈尧》诗:“望夫化去孤石裂,死与韩凭誓同穴。”

  • 峭涧

    《韩非子.内储说上》:“董阏于为赵 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涧深,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

  • 斗柄

    北斗七星中第五、六、七颗星的形状象杓子,因称为“斗柄”。北斗七星绕天极旋转,常年不隐,古人就根据斗柄的指向来定时间和定季节。《后汉书.崔骃传》:“建天枢,执斗柄。”李贤注引《春秋运斗枢》:“北斗七星,

  • 夺袍

    同“夺锦袍”。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词语夺袍】   汉语大词典:夺袍

  • 子夏离群

    同“子夏索居”。唐张贲《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