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口如悬河”。唐白居易《神照上人》诗:“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见“口若悬河”。《祖堂集》卷10:“师有时云:‘我若放你过,纵汝百般东道西道,~则得。’”【典源】《世说新语·赏誉》:“王太
比喻因小而废大,或怕做错事而索性不干。如果因为发生了吃饭噎死的事,就不许人进食,这是荒谬的;如果发生了乘船淹死的事,就不许天下人乘船,这是荒谬的;如果因为发生了进行战争而亡国的事,就要废止一切战争,这
源见“渭城”。表现伤别之情。宋张炎《摸鱼子.别处梅》词:“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
《楚辞.怀沙》:“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王逸注:“言邑里之犬,群而吠者,怪非常之人而噪之也。以言俗人群聚毁贤智者。”后因以“邑犬”比喻谗毁贤能、不辨是非的盲从者。宋苏轼《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
百匹凡马向一匹千里马进攻。比喻众愚攻一贤。《管子.霸言》:“诸侯合则强,孤则弱。骥之材而百马伐之,骥必罢矣。”罢:通“疲”。【词语百马伐骥】 成语:百马伐骥汉语大词典:百马伐骥
之罘(fú福):即芝罘,山名,在今山东烟台。太始三年(前94年)二月,汉武帝在游历东海登之罘山的行程中,捕获了一只朱红色的大雁,视之为祥瑞之物,当时写了一首《朱雁之歌》。后以此典咏帝王出巡或颂太平盛世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的学生颜回安于贫贱,他住在破陋的小巷中,盛饭用的是一只竹箪,饮水用的是一只瓢,整天高高兴兴,没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春秋时伍员由楚逃难至吴途中,于濑水(今名溧水,在江苏省 溧阳市西北)旁向洗衣女乞食。食毕,嘱女掩其壶浆,以免暴露行踪。女以见疑于员,即投水自杀,以誓贞信。后伍员在吴受重
源见“麋鹿群”。谓隐逸情性。唐权德舆《卧病喜惠上人李炼师茅处士见访因以赠》诗:“各言麋鹿性,不与簪组群。”【词语麋鹿性】 汉语大词典:麋鹿性
同“绣丝”。清陈维崧《金菊对芙蓉.惠山夜饮坐有姬人同园次仍用蝶庵词韵》词:“人比花娇,姓堪丝绣,问名云杜家秋。”【词语丝绣】 汉语大词典:丝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