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爬灰

爬灰

同“扒灰”。《红楼梦》七回:“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郭沫若《卓文君》三场:“这样挽着我做什么,你这想爬灰的老忘八!”


爬灰”,一作 “扒灰”,在民间是公公偷媳妇的隐语。公公淫于儿媳,跟 “爬”( 或扒) 与 “灰”有什么联系呢? 人们对这样的事编出了许多故事,但其缘由可靠的说法,还是清·王有光 《吴下谚联·扒灰》中所说的那样:

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 ( 卖) 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这说得十分明白,扒灰盗锡卖后得利,而锡、媳音同,故形成“偷媳”一语。

另一说从字面 “爬灰”而究其原因,可供参酌。清·李元复《常谈丛录》卷八: “俗以淫于子媳者为扒灰,盖为污媳之隐语。膝媳音同,扒行灰上,则膝污也。”在 “灰”上 “爬”,膝盖肯定会被灰污,所以会 “污膝”,而膝、媳同音, “污膝”也就是 “污媳”,即 “淫于子媳”,俗谓之 “爬灰”或 “扒灰”。

有故事说王安石曾 “扒灰”:

王安石之子英年早逝,年轻的媳妇独居小楼,经常受到王安石的关爱。媳妇以为公公心存不轨,于是题诗于壁以明心迹。王安石看到后,颇感尴尬,便用手指扒掉了墙灰字迹。此后便有了 “扒灰”之说。

另有故事说 “扒灰”源于苏小妹的事:

苏小妹有次夏季在稻场打谷,因天热裙子里的长裤换成了短裤,丈夫秦观的父亲认为不雅,于是在稻场边写了两句话以示提醒:

阳光返照罗裙内,露出琵琶两根弦。

苏小妹一看,便又接着写了两句:

借给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

过了一会儿,公公过来看了后两句,顿觉难堪,生怕别人看到了作为笑柄,连忙用手把地上的灰土扒开了,四句 “诗”也就没有了。

故事只是谈资,仅助谈兴而已。事实上,苏东坡之妹根本没有嫁给少游 ( 秦观) 。

春秋时期,卫宣公为儿子伋娶妻于齐,因齐女貌美,卫宣公便在黄河边 ( 今山东濮县) 筑了个新台,将齐女截留于己,当时国人作诗予以讽刺,即 《诗·邶 ( bèi) 风·新台》,后世遂谓公淫于媳为“新台之丑”。


【词语爬灰】   汉语词典:爬灰

猜你喜欢

  • 赵贞

    同“赵五娘”。元无名氏《村乐堂》四折:“放着你那筑坟台女赵贞,索甚么闲评论?”【词语赵贞】   汉语大词典:赵贞

  • 三冬学

    源见“三冬足文史”。谓勤奋读书。唐刘禹锡《酬乐天偶题酒瓮》:“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

  • 斥仙

    汉.王充《论衡.道虚篇》:“(项)曼都好仙道,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傍,其寒凄怆,口饥

  • 棠政

    同“棠树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明年,甘露复降殿前树。从事冯巡、主簿华操等相与褒树,表勒棠政。”【词语棠政】   汉语大词典:棠政

  • 大儿孔文举

    同“大儿北海”。孔融字文举。明陈子龙《生日偶成》诗:“颇矜大儿孔文举,难学小弟马少游。”

  • 阮孚蜡屐

    《晋书.阮孚传》载:晋阮孚性好屐。有人去看他,他正在用蜡涂屐,并且叹息说:“未知一生当著几两屐!”后以“阮孚蜡屐”为纵情所好、自得其乐的典故。唐李瀚《蒙求》:“阮孚蜡屐,祖约好财。”【典源】 晋·裴启

  • 议伊川

    源见“伊川叹”。慨叹国土沦丧,礼仪风俗改变。宋张元幹《水调歌头.送吕居仁召赴行在所》词:“吾道尊洙 泗,何暇议伊川?”

  • 放出头

    同“放他头地出”。清 丘逢甲《次韵寄谭彤士桂林》:“欧阳门下吾尤愧,但有文章放出头。”

  • 武安瓦振

    同“武安振瓦”。北周庾信《拟咏怀》:“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

  • 五羖羊皮

    羖(gǔ古):黑色的公羊。此典指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将被俘的百里奚赎回,委任重用。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或比喻未得到机遇的贤士。百里奚,一作百里傒。一说百氏,字里,名奚。少时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