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乘风破浪”。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词:“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源见“列子御风”。谓驾着风,凭借风力。咏仙道之典故。宋史达祖《西江月.舟中赵子埜有词见调即意和之》词:“已向冰奁约月,更
《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后以“闻一知十”形容聪明而善于类推。《隶释.汉安平相孙根碑》:“根受性明睿,闻一知十。”连动 听到一点就能够推知许多。形容禀性聪明,
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宋周邦彦《满庭芳.忆钱唐》词:“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词语杏花村】 汉语大词典:杏花村
同“束缊请火”。清赵翼《借月和尚以其名乞诗戏赠》诗:“既免束缊乞,亦省凿壁借。”
同“目不见睫”。《后汉书.班彪传论》:“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之所以致论于目睫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洪素以博洽自居,其推服子
源见“菽水承欢”。谓顺承父母欢心的供养。清王摅《送徐健庵太史还朝》诗:“承欢艰菽水,垂老历忧悁。”
见“声色俱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欲以威力使从己。”【词语声色并厉】 成语:声色并厉汉语大词典:声色并厉
《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晋王羲之与王述情感不合。羲
不多的几句话。宋.杨万里《送刘德修将漕潼州》诗:“一言半语到金石,四海九州成弟兄。”明.无名氏《认金梳》三折:“我倒好笑,你请我来吃酒来,一言半语,差了些儿,将我锁在这里。”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
同“凯风寒泉之思”。《隶释.汉敦煌长史武斑碑》:“孝深《凯风》,志洁《羔羊》。”南朝 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纯孝擗其俱毁,共气摧其同栾。仰昊天之莫报,怨《凯风》之徒攀。”【词语凯风】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