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烹阿

烹阿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闢,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闢,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

战国时,齐威王初当政时,齐国内忧外患情况十分混乱。威王为了消除官吏之腐败,下决心抓了两个典型:对克己奉公、治境有方、志虑忠纯的即墨大夫,给予表彰封赏;对行私舞弊、丧失国土、坑害人民的阿大夫,以及朝廷吹捧他的人,并皆烹杀。于是齐国大治。后因用为君主贤明、惩治腐败之典。

文选》卷十一何平叔(晏)《景福殿赋》:“观虞姬之容止,知治国之佞臣(此用汉.刘向《列女传.齐威王虞姬》中的说法,其事同,情节稍异)。”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三:“汉王封齿(汉高祖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怀柔雍齿封其为什方侯),齐主烹阿。”


猜你喜欢

  • 纳隍之志

    《孟子.万章下》载:伊尹常思民“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又汉张衡《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隍,城濠。后因以“纳隍之志”为形容拯民于水火之中的迫切心情。《宋书.王僧达传》:

  • 泣竹

    源见“孟宗泣笋”。称扬孝亲至诚,感动天地。《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养莫教亏。”【词语泣竹】   汉语大词典:泣竹

  • 拨阮

    源见“阮咸”。弹奏琵琶。阮,阮咸,拨弦乐器,古琵琶的一种。《金瓶梅词话》四四回:“吴银儿弹筝,韩玉钏拨阮。”【词语拨阮】   汉语大词典:拨阮

  • 祖述尧舜

    承受先圣尧舜之道并加以发扬光大的意思。《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朱熹注:“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 槐宫棘寺

    同“槐省棘署”。《北史.邢邵传》:“美榭高墉,严壮于外;槐宫棘寺,显丽于中。”【词语槐宫棘寺】  成语:槐宫棘寺汉语大词典:槐宫棘寺

  • 砭鍼

    砭( ㄅㄧㄢ biān 边):古代用石针扎人体穴位治病。鍼:即“针”字。用石块磨制成尖石,称为石针,是我国石器时代应用的一种最古老的医疗器具。《南史.王僧孺传》:“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

  • 广武千年恨

    源见“广武叹”。谓怀才不遇,抱恨终身。宋陆游《初夏出游》诗:“安西万里人何在?广武千年恨未平。”

  • 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

    随侯之珠:古代传说中的宝珠。事见《搜神记》:“随侯行,见大蛇伤,救而治之。其后蛇含珠以报之,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烛堂,故历世称随珠焉。”随,春秋时国名,后为楚所灭。仞( ㄖㄣˋ rèn ):古代长

  • 披氅

    同“披鹤氅”。宋苏轼《雪诗八首》之二:“闲来披氅学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

  • 孙生啸

    同“孙登啸”。元袁桷《次韵伯庸画松十韵》:“恋乡思海 岱,封爵鄙云亭。月落孙生啸,天寒屈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