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温八叉

温八叉

源见“叉手吟”。指唐代诗人温庭筠。《红楼梦》四九回:“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典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温庭筠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韵,一吟而已。故场中号为温八吟。”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今译】 唐代温庭筠才思敏速,善作小赋,从来不起草稿。每次入试作赋,每叉手一次即作好一韵,叉手八次八韵已成。人称为温八叉 (吟)。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人富于才华,文思敏捷。

【典形】 八叉手、叉手万言、赋作叉手速、手八叉、手频叉。

【示例】

〔八叉手〕 元·方回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

〔叉手万言〕 明·高启《送张贡士祥会试京师》:“入场叉手万言就,众目一叶惊先穿。”

〔赋作叉手速〕 宋·苏轼《袁公济和刘景文》:“文如翻水成,赋作叉手速。”

〔手八叉〕 明·高启《送贾二进士归省》:“年少擅词华,曾看手八叉。”

〔手频叉〕 清·王摅《咏雪次东坡韵》:“闻道灞桥诗思好,朔风驴背手频叉。”


【词语温八叉】   汉语词典:温八叉

猜你喜欢

  • 仁者必有勇

    仁人必然勇敢。 表示有仁德者无所畏惧。语出《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汉.王符《潜夫论.释难》:“父母将临颠陨之患,子弟将有陷溺之祸者,岂能墨乎哉!是以仁者必有勇,而德人必有义也。

  • 赤伏

    同“赤伏符”。唐张说《上党旧宫述圣颂》:“赤伏归于汉光。”宋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黄离增焕炳,赤伏衍明昌。”【词语赤伏】   汉语大词典:赤伏

  • 海上逐臭

    源见“逐臭之夫”。指人嗜好怪僻。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宋明帝嗜蜜渍[⿰虫遂]蛦,每啖数升。是知海上逐臭之谈,陈君爱丑之说,何足怪欤!”【词语海上逐臭】  成语:海上逐臭汉语大词典:海上逐臭

  • 青女

    源见“青女司霜”。指掌管霜雪的女神。宋朱敦儒《洞仙歌》词:“共素娥 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亦借指霜雪。唐寒山《诗》之一一五:“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词语青女】   汉语大词典:

  • 一概而论

    同“一概量”。晋王羲之《自序草书势》:“百体千形而呈其巧,岂可一概而论哉?”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十章三:“然而天下事,却也未可机械地一概而论。”偏正 概,量米等粮食时刮平斗斛的器具。一概,一律。指对

  • 宋弘守义

    同“宋弘不谐”。《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宋弘守义称高节,黄允休妻骂薄情。”

  • 安车蒲轮

    安车:古代用一匹马拉的小车,车上人可以安坐。蒲轮:用蒲草包裹的车轮。汉代皇帝在征召年高的贤者(如汉武帝对待枚乘、鲁申公等人)入朝时,就派出安车蒲轮接送,以使马车平稳缓驶而不颠簸震动,表示朝廷对老者的关

  • 陪羽猎

    《文选》卷八.扬雄《羽猎赋序》:“孝成帝时,羽猎。雄从。”唐.吕向注:“羽,箭边,言使士卒负箭而猎。”汉朝文士扬雄曾陪伴汉成帝刘骜羽猎(帝王狩猎,士卒背负羽箭随从)。后遂用为文士侍从帝王之典。唐.杜甫

  • 蟹匡蝉緌

    《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通缞,音cuī,古代的丧服)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吐丝)而蟹有匡(背壳),范(蜂)则冠而蝉有緌(rúi,蝉的针吻);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 意前笔后

    谓作书之际,先于心中融会其字形结构,然后运笔以为之。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