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乘槎河汉”。唐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诗:“皆言侍跸横汾宴,暂拟乘槎天汉游。”
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狄,或作迪)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指长兵器,如戈矛之类,或能及远的兵器,如弓箭之类)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东汉)明帝为太子,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其二曰《月重轮》,其三曰《星重辉》,其四曰《海重润》。旧说云:天子之德,光明如日,……太子皆比德焉
同“雷雨作解”。《陈书.世祖纪》:“宜加宽仁,以彰雷作。”【词语雷作】 汉语大词典:雷作
《淮南子.说山训》:“季孙氏劫公家,孔子说之。先顺其所为,而后与之入政,曰:‘举枉与直,如何而不得,举直与枉,勿与遂往。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意谓众人都邪恶,决不允许正直的人
同“箕山之节”。《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 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见“箕山之节”。《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词
同“埋玉树”。《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唐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于铄金,身没谁恨其埋玉。”【词语埋玉】 汉语大词典:埋玉
见〔耳闻不如目见〕。【词语耳闻不如目睹】 成语:耳闻不如目睹汉语大词典:耳闻不如目睹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意者臣愚而不概于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后以“概心”谓关心。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三:“今部寺堂上官,遇事不概心者,必别折陈奏,始免会同画押。”【词语概心】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为巨室,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又源见“操刀伤锦”。后以“败材伤锦”喻用非其人,伤害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