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浇瓜之惠

浇瓜之惠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音yǔ,懒惰)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往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焦死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勿)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偏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弗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同已)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也。……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

楚边亭人嫉妒梁亭瓜好,晚上便去毁坏。梁亭人欲往报复,宋就不许,却使梁人以德报怨,夜间悄悄去为楚人浇瓜。楚亭之瓜也越长越好。楚人受到感化,将此事报知楚王,楚王知恩而报,遂使两国邦交敦睦。后因以“浇瓜之惠”、“灌瓜”用为以德报怨的典故。

晋书.苻坚载记上》:“昔荆吴之战,事兴蚕妇(见“争桑”条);浇瓜之惠,梁宋(按:应为梁楚)息兵。

北史.李延孙传论》:“灌瓜赠药(晋羊祜事,见《晋书.羊祜传》),虽有愧于前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贤。”


偏正 帮他人浇灌瓜果的小恩惠。比喻以德报怨,不为小事而结仇争斗。《晋书·苻坚载记上》:“昔荆吴之战,事兴蚕妇;~,梁宋息兵。”△褒义。多用以德报怨、取得谅解方面。 →以德报怨 ↔睚眦必报。也作“灌瓜之义”。


【词语浇瓜之惠】  成语:浇瓜之惠汉语词典:浇瓜之惠

猜你喜欢

  • 议论风发

    见“论议风生”。清·汪琬《节孝王先生传》:“群居酒次,贻上~,而先生独恂恂不妄措一词。”【词语议论风发】  成语:议论风发汉语大词典:议论风发

  • 彭宣不入后堂

    《汉书.张禹传》:“禹成就第子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此言崇性和乐而简易),二人异行。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崇每侯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

  • 灵光岿然

    同“鲁灵光殿”。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文》:“或没王事,或终天年,惟兄与余,灵光岿然。”

  • 喷饭

    宋苏轼《筼筜谷偃竹记》:“筼筜(yúndäng竹名)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tuò)龙。料得清贫谗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

  • 幼妇外孙

    源见“绝妙好辞”。妙、好二字的隐语。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幼妇外孙,可以披文相质。”

  • 沙丘之马

    源见“方皋相马”。指良马。元马臻《寄澉川杨如山》诗:“吾闻沙丘之马黄骊牝牡世莫知,九方皋去不复有。”

  • 骑鲸李

    同“骑鲸客”。宋苏轼《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词语骑鲸李】   汉语大词典:骑鲸李

  • 乘车戴笠

    《初学记》卷十八引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上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乘车,喻富贵;戴笠,喻贫贱。后用以指友谊深

  • 发指眦裂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眦指眼眶。发指眦裂,指头发向上直竖,眼睛睁得要使眼眶裂开。后以发指眦裂喻指极其忿怒。清.李宝嘉《文明小史》五九回:“便追溯庚子年的事,说

  • 版荡

    同“板荡”。《晋书.惠帝纪论》:“长乐不祥,承华非命;生灵版荡,社稷丘墟。”清钱谦益《读杜诗小笺下.秋兴》:“戎虏交侵,海内版荡。”【词语版荡】   汉语大词典:版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