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河阳一县花

河阳一县花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二十一:“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晋代河阳令潘岳,曾于所辖县地遍种桃李,时人有“河阳一县花”之称誉。后引用之称美县令或咏花。

唐.卢僎《十月梅花书赠》:“花情总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唐.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其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唐.罗隐《送丁明府赴紫溪任》:“栾公社在怜乡村,潘令花繁贺版舆。”


【典源】 《白孔六帖》:“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 ‘河阳一县花’。”

【今译】 晋代潘岳(字安仁) 曾任河阳县令,在全县遍种桃李,春风吹来,到处都是花的世界,人们称之为“河阳一县花”。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地方官吏治理有政绩。当地风物美好; 或借指某地的花。

【典形】 河阳花县、河阳一县花、河阳种花、花满县、花明潘子县、花县、潘花、潘令花、潘县花、种花满县、河阳一县、潘安河内县、潘令县中花、河阳满县花、花情似河阳、栽花潘岳、潘令河阳、花成县、满城花、潘安县、满县花、花映河阳、河阳花。

【示例】

〔河阳花县〕 明·冯惟敏《集贤宾·题长春园》:“正值着轻暖轻寒二月天,春遍满河阳花县。”

〔河阳一县花〕 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河阳种花〕 明·冯惟敏《黄罗歌·示侄》:“罢河阳种花,效东陵卖瓜。”

〔花满县〕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君要花满县,桃李趁时栽。”

〔花明潘子县〕 唐·岑参《春寻河阳闻处士别业》:“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花县〕 清·王摅《许左黄招同程蚀庵》:“连枝花县方同被,便道云峰遂裹粮。”

〔潘花〕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郁文条而耀采,藻逸潘花; 晔词锋而炫奇,光浮卫玉。”

〔潘令花〕 元·宋方壶《雁儿落过得胜令·闲居》:“遍插渊明柳,多栽潘令花。”

〔潘县花〕 唐·卢纶《送黎燧尉阳翟》:“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种花满县〕 宋·曾巩《送高秘丞》:“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


【词语河阳一县花】   汉语词典:河阳一县花

猜你喜欢

  • 嬴女乘鸾

    源见“乘鸾”。谓升仙。唐权德舆《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 七百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南朝 梁沈约《梁明堂登歌.歌赤帝》:“匪惟七百,无绝终始。”《南齐书.郁林王纪》:“三灵之眷方永

  • 神武挂衣冠

    源见“挂冠”。谓辞官。宋楼钥《访留昭文于范村山间不得见》诗:“可叹山中真宰相,未容神武挂衣冠。”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意为没有过错的圣贤是没有的,凡是人都是要犯错误的。从而强调认识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公元前607年,晋灵公骄奢淫佚,对人民大事搜刮以修建宫室,又从高台上用弹弓打人以取乐,还因烧制熊掌不熟杀掉了厨师,并使

  • 槥车相望

    载棺材的车相望于道路,言战死者之多。槥( ㄏㄨㄟˋ huì 慧):小而薄的棺材。《汉书.韩安国传》:“今边竟数惊,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此仁人之所隐也。”唐代颜师古注:“槥,小棺也。从军死者以槥

  • 盗金

    源见“不疑诬金”。用为无端见疑的典故。南朝 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源见“攫金”。谓自欺欺人。《晋书.宣帝纪》:“锐意盗金,谓市中

  • 十风五雨

    同“五风十雨”。宋陆游《子聿至湖上待其归》诗:“十风五雨岁则熟,左飧右粥身其康。”见“十雨五风”。宋·陆游《村居初夏》:“斗酒只鸡人笑乐,~岁丰穰。”【词语十风五雨】  成语:十风五雨汉语大词典:十风

  • 杏田

    源见“董奉杏成林”。美称隐士田园。唐钱起《送宋徵君让官还山》诗:“魏阙辞花绶,春山有杏田。”【词语杏田】   汉语大词典:杏田

  • 刘昆善政

    源见“渡虎”。称扬地方官吏善政。宋陆游《虎洞》诗:“四郊无事民安静,有若刘昆多善政。”

  • 宓妃留枕

    源见“洛神”。谓美女倾心爱才士。唐李商隐《无题》诗之二:“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