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河山带砺

河山带砺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裴骃集解引汉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绝耳。”厉,亦作砺。后因以“河山带砺”极言国基坚固,国祚长久。亦喻受皇家恩封,永继无穷。唐陆贽《赐李纳王武俊等铁券文》:“功载鼎彝,名藏王府,子孙代代,为国勋臣,河山带砺,传祚无绝。”


【典源】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亦载,注引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也。带,衣带也。厉,砥厉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犹永存,以及后世之子孙也。”

【今译】 汉代,封爵的誓词说:“一直到黄河变得细如衣带,泰山变得小如磨刀石时那样长久,国家世代安宁,功臣传祚,不断延续,直至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国基坚固,国祚绵长; 也比喻经历的时间极为长久。

【典形】 带砺山河、黄河如带、黄河誓、山如砺、誓著山河。

【示例】

〔带砺山河〕 唐·张说《唐故凉州长史元君石柱铭序》:“坛场邺洛,据天地之图; 带砺山河,建王侯之国。”

〔黄河如带〕 明·袁宏道《余友黄鹄生与所呢相去二舍》:“纵使黄河如带水,双筠依旧碧琅玕。”

〔黄河誓〕唐·崔融《塞垣行》:“岂要黄河誓,须勒燕山石。”

〔山如砺〕宋·李刘《贺丞相明堂庆寿启》:“黄河如带山如砺,畴高萧相之功。”

〔誓著山河〕 唐·元稹《许刘总出家制》:“功留鼎鼎,誓著山河。”


【词语河山带砺】  成语:河山带砺汉语词典:河山带砺

猜你喜欢

  • 赤松意

    源见“留侯慕赤松”。指隐居避祸之意。唐张九龄《商洛山行怀古》诗:“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

  • 驹齿未落

    驹齿:儿童长的乳牙。乳牙还没有脱落,比喻年纪很小。杨情(?-560年),字尊彦,弘农灵宝(今河南灵宝)人。小时就有才名,魏永安初拜为散骑将军。后跟随高欢,官至右丞。北齐天宝初,与太原长公主成亲,升为尚

  • 斫桂

    参见:折桂

  • 怀珠

    源见“怀珠韫玉”。比喻怀有才艺。南朝 梁何逊《秋夕叹白发》诗:“直是安被褐,非敢慕怀珠。”明 孙柚《琴心记.相如倦游》:“不意孝王捐馆,宾客解散,挟绡者怀珠自悲,曳裾者搴裳濡足。”【词语怀珠】   汉

  • 东园秘器

    东园:汉朝专造王公贵族丧葬器物的官署。秘器:棺木。后以“东园秘器”为称棺木葬具的典故。【出典】:《汉书》卷93《佞幸传·董贤传》3734页:“下至(董)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其选物上

  • 越鄂衾

    同“鄂君被”。宋刘筠《清风十韵》诗:“夕劲淮阳桂,晨凄越鄂衾。”

  • 珠树三株

    源见“三珠树”。称美他人兄弟文才卓越。宋秦观《和东坡》:“珠树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

  • 同学少年多不贱

    少年时的同学现在多置身显贵。 旧时常用以感叹自身的功名蹭蹬。语出唐.杜甫《秋兴》:“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清.王晫《今世说.排调》:“王丹麓年逾四十,益复困顿。妇戏语曰:‘同学少年皆不贱

  • 河上仙翁

    参见:河上公

  • 孟嘉杯

    源见“孟嘉落帽”。指重阳宴饮游乐。唐李郢《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诗:“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