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马牛累出汗来。后以“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诗:“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儒错用功。”


并列 存放的书籍堆至屋顶,搬运时使牛马累出汗。形容书籍极多。语本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张贤亮《小说中国》:“然而,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典籍和文字性的范本~,并且件件都是珍宝。”△多用于书籍的数量方面。→车载斗量 林林总总 ↔所剩无几 寥寥无几。 也作“充栋汗牛”、“汗马充屋”、“汗牛塞栋”。


【典源】 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 (gu) 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很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之后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莫得而本。”

【今译】 唐代柳宗元在《陆文通先生墓表》中写道: 孔子作《春秋》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了,为《春秋》作传的共有五家,流传至今的只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三家。历代手捧木简,殚精竭虑为其注疏的有千百人之多。他们对文义的理解有不同,互相指摘他人的疏漏和谬误,校勘原书,发现衍文及脱文。他们的著作放置起来可以堆满屋子,若要搬运,可使牛马累得出汗,他们所述或者相合而隐,或者相悖而显。后世学习的人,花费极多的时间、精力,面对众多的书籍而左读右看,不知应该遵从哪种说法,反而不得要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书籍极多。

【典形】 充栋、汗马牛、汗牛、汗牛充栋、汗牛书、陆家充栋、汗千牛、汗牛文。

【示例】

〔充栋〕 清·孔尚任《桃花扇》:“何物充栋汗车牛,混了书香铜臭。”

〔汗马牛〕 宋·陆游《著书》:“平生著书汗马牛,一事不施今白头。”

〔汗牛〕 清·丘逢甲《兰西将去潮次鷃尘韵送之》:“人才几辈徒功狗,文字何能只汗牛?”

〔汗牛充栋〕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儒错用功。”

〔汗牛书〕 宋·陈师道《次韵苏公题欧阳叔弼息斋》:“生须着锥地,何赖汗牛书。”

〔陆家充栋〕 清·黄景仁《秋日读书不疏园》:“陆家充栋曹盈仓,养就君才许华赡。”


【词语汗牛充栋】  成语:汗牛充栋汉语词典:汗牛充栋

猜你喜欢

  • 张公吃酒李公颠

    同“张公吃酒李公醉”。唐孙棨《北里志.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见“张公吃酒李公醉”。【词语张公吃酒李公颠】  成语:张公吃酒李公颠汉语大词典:张公吃酒李公颠

  • 圆凿方枘

    《楚辞》战国楚.宋玉《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按,“圜”同“圆”。楚人宋玉在《九辩》中用方榫头不能插入圆孔比喻不同道者不能相容。后遂用为道不同则不合之典。唐.杜甫《入衡州》诗:“

  • 九龄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

  • 麒麟高阁

    同“麒麟阁”。唐杨巨源《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诗:“为数麒麟高阁上,谁家父子勒燕然?”

  • 刀解牛

    源见“庖丁解牛”。谓技艺熟练神妙。宋陆游《遣兴》诗:“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

  • 面从后言

    《尚书.益稷》:“予违汝弼(注:弼,辅正),汝无面从,退后有言。”这段话的意思是:我若违背了道义,你当以义辅正我,不要当面听顺,背后又去报怨。《史记.夏本纪》作:“女无面谀,退而谤予。”这里是帝舜对禹

  • 允恭克让

    允:诚实。恭:恭谨。克:能。让:让贤。 忠诚谨慎,推贤让能。 形容人的美德。语出《书.尧典》:“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晋.潘岳《司空密陵侯郑袤碑》:“於铄元侯,则天垂象,弘操岳峻,宇量深广。允恭克

  • 两部蛙

    源见“两部鼓吹”。指鸣叫着的青蛙。宋戴复古《豫章巨浸呈陈幼部提干》诗:“自成鼓吹喧朝夕,输于东湖两部蛙。”【词语两部蛙】   汉语大词典:两部蛙

  • 玉温

    《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后因以“玉温”谓仁德。宋张耒《大礼庆成赋》:“天子粹然玉温,健然天运。”【词语玉温】   汉语大词典:玉温

  • 缁衣

    《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授予子之粲兮。……缁衣之蔗兮,敝、予又改为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序》:“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