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王乔控鹤”。借指超凡的美妙乐曲。清吴雯《简方山先生》诗:“吾欲溯元化,同奏缑山笙。”
《左传.昭公三年》:“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溢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春秋时
源见“山抹微云”。对才郎的美称。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然微云夫婿,柳絮才媛,艳句流传,亦可谓倡随佳话矣。”
亦作“异口同音”。大家的说法都相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主谓 很多人说出同样的话。形容意见相同。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众蒙古王爷~地:永远
《礼记.檀弓上》:“曾子寝疾(卧病),病(古人称病危为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子春是曾参的弟子,元、申是参之子)。童子曰:‘华而睆(华美而光亮)!大夫之箦(zé竹席)
源见“山公启事”。指向朝廷启奏甄拔人才之事。清宋琬《晨星叹》诗:“岳侯早启山公事,臣心一片寒如水。”
同“栀貌蜡言”。明李东阳《奉诏育材赋》:“纵坚白之嵬谈,衒栀蜡之末饰。”【词语栀蜡】 汉语大词典:栀蜡
形容景物幽美,如同仙境。语出唐.李白《山中问答》:“问予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明.张岱《快园记》:“如入瑯嬛福地,痴龙护门,人迹罕到,大父称之谓别有天地非人间也
参见:摄魂碑
《史记.袁盎传》:“袁盎者,楚人也,字丝。”“袁盎自其为吴相时,有从史尝盗爰盎侍儿,盎知之,弗泄,遇之如故。人有告从史,言‘君知尔与侍者通’,乃亡归。袁盎驱自追之,遂以侍者赐之,复为从史。及袁盎使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