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松筠之节

松筠之节

筠,原指竹子的青皮,此处泛指竹。形容像松竹一样,具有坚韧不拔、岁寒不凋的坚贞节操。后来用以赞颂品德高尚的人。出自隋文帝杨坚之语。杨坚事迹参见“同生共死”条。北周宣帝去世后,杨坚以后父身份入宫辅政,独揽大权,遭到周室重臣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人起兵反对。面对各种反对势力的责难和进攻,杨坚感到十分担心。他尤其害怕当时已臣服的南朝梁主萧岿(kuì亏)也乘机行动。正好这时萧岿派了柳庄来长安。杨坚为了稳定江南,便对柳庄说:“以往我征江陵时,就曾得到梁主的照顾,现今我受辅国之命于主上年幼,时事多艰之日,实在感到惭惧不安。而梁主累世功德,又在此时向朝廷表示诚意,实在是‘松筠之节’可鉴。”公元581年,杨坚篡夺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王朝。

【出典】:

隋书》卷66《柳庄传》1551页:“及高祖辅政,萧岿令庄奉书入关。时三方搆难,高祖惧岿有异志,及庄还,谓庄曰:‘孤昔以开府从役江陵,深蒙梁主殊眷。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中夜自省,实怀惭惧。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君还本国,幸申孤此意于梁主也。’”

【例句】:

清·李汝珍《镜花缘》卷首题词:“其人清介比水石,节操同松筠,胸怀潇洒常如春。”


偏正 筠,竹。松竹枝叶常青经冬不凋,用以比喻坚贞的节操。《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褒义。常用于赞扬忠贞不二的精神。 →始终不渝 矢志不移 ↔出尔反尔 二三其德 见利忘义


【词语松筠之节】  成语:松筠之节汉语词典:松筠之节

猜你喜欢

  • 唇齿相须

    同“唇亡齿寒”。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见“唇齿相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万

  • 食浮

    《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东汉.郑玄注:“食谓禄也。在上曰浮。禄胜己则近贪,己胜禄则近廉。”孔子评论君子为官,所得俸禄应低

  • 生桑之梦

    《三国志.杨洪传》“洪迎门下书佐何祗”裴松之注引晋陈寿《益都耆旧传.杂记》:“〔何祗〕尝梦井中生桑,以问占梦赵直,直曰:‘桑非井中之物,会当移植;然桑字四十下八,君寿恐不过此。’祗笑言‘得此足矣’。初

  • 王魁桂英

    宋代曾慥《类说》卷三十四引刘斧《摭遗.王魁传》:“王魁下第失意,入山东莱州,友人招游北市深巷小宅。有妇人绝艳,酌酒曰:‘某名桂英,酒乃灭之美禄。足下得桂英而饮天禄,前春登第之兆。’……桂曰:‘君但为学

  • 易水寒

    同“易水歌”。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诗:“羞道易水寒,从今日贯虹。”

  • 黄金铸范蠡

    《国语.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相传范蠡遁隐后,变易姓名,适

  • 鲂鱼赪尾

    《诗经.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恐迩!”鲂鱼赪尾,是《汝坟》末章首句。诗前小序云:“《汝坟》,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音mǐn,怜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

  • 卓然不群

    亦作“卓尔不群”。出类拔萃,超过众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后汉书.列虞传论》:“自帝室王公之胄,皆生长脂腴,不知稼穑,其能厉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列虞守道慕名,以

  • 馀勇

    源见“馀勇可贾”。指勇气过人的勇士。唐骆宾王《军中行路难》诗之二:“天子按剑征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

  • 贾生赋鵩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名鸮曰‘服(即鵩)’。贾生既以適(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单阏之岁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