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未明求衣

未明求衣

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齐人邹阳在劝谏吴王刘濞(bì必)时上书说:当初汉文帝进入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立为天子,因天下多事,就处处警惕小心,有所戒惧,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每天,天还没有亮,就起身穿衣,处理政务。后因作帝王勤于朝政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51《邹阳传》2341页:“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臣瓒注曰:“文帝入关而立,以天下多难,故乃寒心战栗,未明而起。”

【例句】:

唐·姚思廉《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若渴,爱发明诏,各举所知。” 唐·令狐德棻《周书·乐运传》:“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 唐·徐夤《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履朔求衣早,临阴解佩羞。”


其他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比喻勤于政事。《周书·乐运传》:“天子~ ,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褒义。多用于描写勤于政事。→闻鸡起舞


【词语未明求衣】  成语:未明求衣汉语词典:未明求衣

猜你喜欢

  • 触蛮

    源见“蛮触交争”。指为小事而争斗者。骆鹏《感怀》诗:“鼙鼓频年摇海岳,触 蛮何日判雌雄?”【词语触蛮】   汉语大词典:触蛮

  • 羲皇上

    同“羲皇上人”。宋袁去华《六州歌头.渊明祠》词:“北窗下,羲皇上,古人期。”

  • 黍秀宫廷

    见“黍离麦秀”。宋·岳飞《题骤马冈》:“机春水沚犹传晋,~孰悯周。”

  • 步莲

    同“步步金莲”。宋张炎《满江红.韫玉传奇唯吴中子弟为第一流》词:“洗尽人间笙笛耳,赏音多向五侯家。好思量,都在步莲中,裙翠遮。”

  • 老氏训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指出:跑马打猎会使人心态发狂。故圣人治理天下,对游猎也是要力加

  • 秦醉

    源见“天醉”。谓侥幸取得政权。鲁迅《集外集.〈无题〉》:“下土为秦醉,中流辍越吟。”【词语秦醉】   汉语大词典:秦醉

  • 登车泣贵嫔

    《晋书》卷七《成帝纪》:东晋成帝咸和三年五月,“(苏)峻逼迁天子于石头,帝哀泣升车,宫中恸哭。”东晋成帝司马衍因叛逆苏峻逼迫赴石头城,登车时,宫中嫔妃一片哭声。后遂用为皇帝出奔之典。唐.杜甫《伤春五首

  • 后生可畏

    意指青年人前程远大,成就将超过年长的人,值得敬佩。孔子在勉励他的学生求学上进时说,青年人是可怕的,怎么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那就不值得害怕了。【出典】:《

  • 雪夜鸣鹅

    《新唐书.李愬传》载:吴元济谋反,李愬雪夜下蔡州平叛,夜半抵达,雪愈下愈大,大地白茫一片,军事行动极易被发现。时见城旁皆鹅池,于是让战士击鹅,鹅鸣声掩盖了行军声,麻痹了对方,一举成功。后遂以“雪夜鸣鹅

  • 歃血为盟

    歃(shà煞)血:古代宣誓结盟之一种仪式,参与订立盟约的人要用手指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称为“歃血”。此典指毛遂说服楚考烈王,与平原君赵胜等歃血宣誓订立合纵南北联盟抗秦的盟约。后以此典比喻订立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