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木本水源

木本水源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后以“木本水源”喻事物的根源。多指血统关系。明归有光《〈华亭蔡氏新谱〉序》:“孰知故家大族,实有与国相维持者,系风俗、世道之隆污,所不可不重也,况孝子仁人木本水源之恩乎!”《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孩儿生身二十年,尚不知木本水源,真不肖而又不孝矣。”


并列 本,树的根。源,水的源头。原指一脉相承,同宗而来,后比喻事物的根本或缘由。语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例]~,我们要研究事变发生的原因。△用于推究事物的本源方面。→始末原由 从头至尾 ↔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也作“木有根,水有源”、“水源木本”。


【词语木本水源】  成语:木本水源汉语词典:木本水源

猜你喜欢

  • 王粲依刘

    源见“王粲登楼”。指误投权贵。《文章游戏.〈新水令.幕叹〉套曲》:“王粲依刘,陷英雄无情入彀。”

  • 吴子剑

    同“吴陵剑”。清方文《哭蔡芹溪》诗:“衣酬吴子剑,书辍郢人斤。”

  • 忘味三月

    源见“闻韶忘味”。形容沉醉于美妙的音乐声中。宋辛弃疾《念奴娇》词:“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 三仁去国

    《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孔子认为殷朝有三位仁人,即微之、箕子、比干。但都为忠君爱国而出走、为奴、被处死。后以“三仁去国”为忠臣受害国家将亡之典。《

  • 驴前马后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良价传》:“师曰:‘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是,只是认得驴前马后将为自己,佛法平沈此之是也。’”驴前马后人,旧时本指官员出行侍从于前后的衙役差卒。后以“驴前马后”多指奔走前后,

  • 嵇散挥弦

    源见“广陵散”。比喻人事凋零。清钮琇《〈觚賸〉序》:“嵇散挥弦,《广陵》之音欲绝。”

  • 前车可惧

    同“前车之鉴”。清秋瑾《望海潮.送陈彦安》词:“世局堪惊,前车可惧,同胞何事懵懵?”

  • 骑鹤扬州

    同“骑鹤上扬州”。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如今骑鹤扬州去,莫问腰缠有几星!”【词语骑鹤扬州】  成语:骑鹤扬州汉语大词典:骑鹤

  • 伏骥

    《楚辞.九辩》:“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凰高飞而不下。”王逸注:“仁贤幽处而隐藏也。”后以“伏骥”比喻贤者隐居不仕。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纵是埋尘空伏骥,还怜倾盖似登龙。”同“伏枥骥”。清吴嘉纪《

  • 一纸书

    源见“刘弘一纸书”。代指书函。宋范成大《采莲》诗之三:“空江日暮无来客,断肠三湘一纸书。”元耶律楚材《寄万寿润公禅师用旧韵》:“懒答禅师一纸书,禅师佳句古谁知?”【词语一纸书】   汉语大词典:一纸书